王阳明家训(下)

2016-09-24 00:00:00 发布:妙梅 人气:1233

       
图片来源:网络
      《示宪儿》是王阳明著名的家训“三字经”,全文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地告诫子女如何做人、学习、持家、立业、养生。《示宪儿》虽然只有96字,但既坦露了王阳明在日常生活中的心学功夫,也是写给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范本。

       《示宪儿》原文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

        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

        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

        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

        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

        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六、毋责人,但自治
       责备别人是件轻快活,上下嘴唇一碰,就完事了。责备了别人后,也不必再有后续工作。但责己就特别麻烦,凡是责己,是自己必有错了。认识到了错误后,就要否定自己,然后还要改正,这个过程非常痛苦而且耗费气力。人往往好逸恶劳,所以,很多人都在责人而不责己。但实际上,责己是真切的为自己好,而责备别人却对自己毫无益处。有句古话说的好:“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毋责人”,遇事不要“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
       自治,就是自己治理自己。一言以蔽之,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管理,听上去很大,其实无非就是责己。常反省自己的不对之处,加以改正。当你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自我管理上,正如王阳明所说的,你哪里有时间去责人?
七、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那些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目光短浅者。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低,或没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其次,他们看不起别人,无非是因为别人不如他,但是未必别人以后也不如他,所以说,这是目光短浅。
       一个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处、远处,即便处在比别人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自牧,清静自守,绝不会盛气凌人。
       能容人,是大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王旦是宋代的宰相。一天,宋真宗向王旦“告密”说:“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意思是,你虽然总说寇准好,寇准却专门说你坏。王旦听后,也不生气,笑着说:“按道理应当这样啊。我任宰相时间久,处理的政事多,缺失也必然多。寇准对您从不隐瞒,可见他忠诚直率,这也是我最敬重他的地方。”
       一次,中书省的文件送到枢密院,因为文件不合格式,寇准阅后,便报告了宋真宗,王旦因此受责。不出一个月,枢密院的文件送到中书省,也有不合格式的地方,秘书觉得正好以牙还牙,高兴地把它呈给王旦,王旦却让秘书把文件送还枢密院,让寇准修改后再送来,寇准想起自己的作法,不禁汗颜。

八、凡做人,在心地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坏,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这是王阳明家训的尾声,琅琅上口、朴实无华的几句话却足以让人深思一生。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有人问王阳明:“既然良知是指引人向善的,而人人皆有,为何会有恶人?”王阳明回答:“恶人的良知被遮蔽了。”看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恶人的良知被遮蔽,就是良知不能发挥作用,分不清是非善恶,于是有了好人和坏人之分。所以,良知就是心地,良知光明,就是良人;良知被遮,就是恶棍。
       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王阳明早就说过,良知无论光明还是被遮蔽,它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它肯定能判断出是非对错。但是,恶人不会执行良知的命令,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良知永远是向善向“是”的,但是,我们的心所发出的意(念头)却是有善有恶的。所以王阳明要求我们要诚意——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念头——即正念头。
       有人向王阳明请教道:“我秉性平直,安分守己,遇到口才好的人,就特别惭愧,恐怕这是先天基础太弱,后天无法补救吧?”王阳明回答:“你这是重外轻内。如果平时能集义(积累善念善行),则浩然之气至大至公,充塞天地,自然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然就能通晓人讲话背后的意思,凡是那些弄虚作假的言语在你面前根本无从藏身。若能做到这点,你有什么可惭愧的!集义就是致良知。心得其宜为义,致良知就是心得其宜了。”
       此人又问:“我因和弟弟谋划一件事,结果没成功,还连累了很多人。后来反省,都是因为不老实的缘故,您怎么看?”王阳明回答:“所谓老实,须是实在地致自己良知才能得到,不然恐怕所谓老实,正是不老实。”
       此人再问:“我听说有个县官清廉异常,退休后险些贫困而死,我就跑去给了他些食物,回来后感觉很舒服,自以为有所得,我觉得‘自以为有所得’,恐怕不太好,您认为呢?”
       王阳明回答:“你既然知道‘自以为有所得’不太好,其实就是在致良知。做善事,本是天理。若有一分意思在,就是私了,就不是致良知。”
       “若有一分意思在,就是私了”,这就是念头不正,心地就不好了。
       明末的心学门徒高攀龙也有类似的家训:我儿生在世上,只想着怎样做一个人,这是第一重要的事,其他事都不要紧。做人的道理不必多说,只消看看《大学》这本书即可。按书上说的去做,就不会有错。自古以来聪明、通达、明智的人,还有那些圣贤豪杰,对这一点看得最透彻、做得早,所以他们名垂千古、永不磨灭。如果听到这些话还不信,那就是平庸、蠢笨的人,应该猛醒过来。
       王阳明告诫家人时用的比喻非常贴切,他说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而人的行为就像果子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会受到影响;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
       做一个好人,从眼前看,得不到什么好处,但从长远看,却是占了大便宜;做一个不好的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但从长远看,必然要吃大亏。学习王阳明家训,在实际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做一个“心地好”的人,如此定会对自己大有益处。

来源:腾讯儒学(节选)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论语·为政》篇第六:孟武伯问孝
· 王阳明家训(上)
· 《论语·为政》篇第五:孟懿子问孝
· 寇母遗画教子
· 《论语》为政篇第四: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古人究竟有多看中“诚信”?
· 《论语》学而篇第十六:不患人不己知 患不知人
· 杨绛:人生实苦需修炼
· 《论语》学而篇第十五: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 什么样的人是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