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明义丨《春秋》:礼让是一种洒脱的境界

2017-10-14 00:00:00 发布:妙梅 人气:1307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世上唯一连绵不绝的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中国文化中历来强调谦让的美德。子贡曾经概括孔子身上所具有的五种美德,其中就有“让”。而古代历史上,不仅孔融让梨这类美谈层出不穷,而且吴太伯、伯夷叔齐让国,尧舜让天下等事迹也所在多有。
       孔子曾提出“礼让为国”的理念,在《论语·里仁篇》中,他说道:“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意思是说,如果能以礼让节制民心,使其不争,那么治理好国家并不难;如果不能明礼让以治民,那么礼就会因缺乏实质内容而沦为具文。
       孔子这一思想在其所作的《春秋》中也有着广泛的体现。汉代《春秋》学大儒董仲舒注意到这种倾向,并将之归纳为:“让者,《春秋》之所贵”、“让者,《春秋》之所善”。
       例如,曹国公子喜时和吴国季札让国都受到了《春秋》的称道;鲁隐公让国、叔武让国虽然受一些不可控因素影响没有得到善终,但《春秋》推原其本心,也给予了他们以积极的肯定,许之为贤者。
       晋楚争霸一度是春秋中期估计关系的主调。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一举击败楚国,成为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个霸主。晋文公霸业的成功与群臣之间礼让、和谐的氛围是分不开的。赵衰很有文采和谋略,曾经跟随晋文公在外长期流亡,立下了汗马功劳。晋文公归国后,赵衰不仅没有以此自傲,以谋求加官进爵,反而在晋文公要提升他时主动让贤,推荐了才能更为卓越的郤谷、先轸等人,在他带动下,其他卿大夫也相互谦让,进而受到人尽其才的效果,为后来在城濮之战一举击败楚国奠定了人和基础。
       在春秋时期,经常出现由于卿、大夫、士之间的不和、不礼让而导致战争失败、国家危亡的情况,齐国将领殖绰、郭最因为与夙沙卫不和,导致在殿后时被晋军俘虏;华元、羊斟的矛盾则导致宋国在对郑战争中战败、主帅被俘。
       礼让既是一种尊贤和忠心谋国的善举、善行,也是一种臻于超越的境界和洒脱的胸襟的表现。春秋时期的晋悼公和晚清的左宗棠在面对突如其来权力和地位时,能够保持清醒和达观,能够秉持礼让的精神,所以均成就一番伟业。相反,其他一些人则因为心生贪恋,“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以至于无所不为、无所不至,最终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果完全按照自己的欲望行事,势必造成强者欺凌弱者,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将永不止息,老、幼和鳏、寡、孤、独、废、疾等遭受不幸的人势必将沦落到没有所养的境地,社会也就丧失安宁和基本的公平。因此,古代圣王才要制定礼仪并推崇谦让的美德以救时弊、以挽颓风,这就是礼让思想产生的原因。
       治国平天下需要礼让,齐家修身同样需要礼让。古人常常将百姓是否具有孝悌礼让的德行,作为衡量一个地方风俗良善的重要尺度。开车时礼让行人,乘车时礼让老弱孕残,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礼让持家等等,既是对传统美德的一种继承,也是一种文明礼貌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礼让谦逊的美德永不过时。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作者朱偲,经腾讯儒学授权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论语·公冶长》篇第二十三:伯夷叔齐
· 《论语·公冶长》篇第十五:子贡问曰
· 王阳明:情绪不好,是智慧不够
· 《论语·公冶长》篇第十三:夫子之文章
· 《论语·公冶长》篇第十二:子贡曰
· 《孝经》:孝道是孝敬父母 更是成就自己
· 《孟子》:孝有三境界 你在哪一层?
· 《论语·公冶长》篇第十一:吾未见刚者
· 《论语》中的说话智慧: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
· 《论语·公冶长》篇第十:宰予昼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