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老婆婆不生病的饮食秘密:一菜一汤的健康奇迹——若杉友子

2015-01-20 08:46:29 发布: 人气:3899



     《“一菜一汤”的健康奇迹》一书是若杉婆婆数十年来努力实践“食养生活”,所得的各种心得集结。 
        她以“一菜一汤”维持身体健康,所以就算年过古稀,身体仍相当硬朗,活力不输年轻人。

      为了避免罹患文明病,若杉婆婆呼吁大家回归人类最初的饮食生活,只吃当季蔬菜、实践谷物蔬食的生活,并以正确方式烹调食物。只要吃对了,健康自然跟着来!

作者简介:若杉友子

       风靡日本的营养饮食指导者、野菜料理研究家。1937年出生于日本大分县。若杉友子结婚后,在静冈市生活期间,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比如,为了减少河水污染,她参加了减少使用化学洗涤剂的“肥皂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若杉友子发现了大自然中野菜的神奇力量。她曾跟随营养饮食推广者樱泽如一学习野菜料理知识,并于1989年在静冈市开办了一家自己的营养料理教室——“思考生命与生活的店·若杉”。

       1995年,若杉友子为了实践自给自足的生活,移居到京都府绫部市的上林地区。她以阴阳的思想为基础创造出很多健康的野菜料理。后来,若杉友子走遍日本全国,向世人推广她的健康野菜料理以及植根于日本气候、风土的保健智慧。


返璞归真的“食养理论”,改变我一生

     
      我先生是一名外派员工,常被公司派往东京、大阪等地工作。婚后我们一共生了三个小孩,最后才好不容易在静冈定居下来。在静冈时,我闲暇之余积极参加各种机活 动,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例如我参与的手工皂活动,就吸引了一千多人共襄盛举,规模日益庞大。此外,我还和当地居民共同成立“手工味噌讲习会”,至 今仍不断从事各种“生活运动”。
       在活动中认识的朋友送我一本樱泽如一先生的著作,书中独特的“食养理论”深深震撼了我,就像醍醐灌顶一般,开拓了我未来的“食养人生”。之后,我开始打听相关的机构,无论地点多么遥远,我都会带着这本书,前往当地研究“食养理论”。在过程中,我认识了樱泽先生的弟子,从他身上获得许多启发。
      对我来说,学习“食养理论”、实践谷物蔬食的生活,是一件既新奇又有趣的事。因为从身心的变化,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自己越来越健康。我想将这样的经验告诉更多人,让大家都能知道这套理论对身体的好处。

移居绫部深山,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一九八九年,我成立了一间专门贩售天然食品的“静思生命与生活之店”,从此一脚踏入未知的食养世界中。

       当时正值泡沫经济的全盛期,金钱与物质就是财富的象征,然而环境却在人类追求财富的过程中遭受污染,黑心食品日益泛滥,社会到处充斥着疾病,以及受到病痛折磨的人面临如此严峻的现状,为了让大家摆脱疾病、重拾健康的身体,我积极推广“食养理论”,与“一菜一汤”的饮食。我邀请熟知樱泽先生食养理论的弟子到各地演讲,并召集亲友和当地居民共襄盛举,更开设料理教室,获得广大回响。
      之后我慢慢发现自给自足的生活正是食养的原点,于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跑遍日本各地,才终于找到最能实现理想的落脚之处──京都绫部山区。我认为在那块土地上,一定能实现自给自足的梦想,于是决定抛下一切到绫部的深山里生活。

遵循老祖先智慧,奉行“身土不二”

       
      绫部市位于京都北侧山林,地点偏僻,是个鲜为人知的小村落。这里交通相当不便,一到冬天路面甚至会出现一公尺以上的积雪,而屋龄一百八十年的老房子,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简直就像雪屋。不过也因为下雪的缘故,这里的稻米、蔬菜野草和水都格外鲜美,空气也特别清新,得天独厚,宛如人间仙境。
      为了实践“身土不二”的理想生活,我每天都过得相当忙碌充实,一点也不轻松。每年一到春天,草木开始发芽,染上一片新绿,那种到野外摘蕗薹与魁蒿回家吃的生活,让我的身心都感到无比幸福。


回归只吃当地、当季食物的“原始生活”
     
     老祖宗代代相传的“身土不二”理念,是指只吃当地出产的当季食物,换句话说,“身土不二”就是身(身体)与土(土地)不可分割为二的饮食观念。

在这片土地生长的人,最好是吃当地种植、收获的食物。过去三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将这样的饮食观念视为圭臬,并且奉行不讳,食衣住行的各个方面,都建立在“身土不二”的基础上。

       用深山里的林木盖房子、从植物抽丝捻线,织成布料,或是养蚕制成丝线或丝绸。种植稻米、蔬菜的农耕生活相当辛苦、忙碌,为了生活,常常要从早工作到晚。传统家庭虽然贫苦,无法给孩子优越的生活,但一家人感情融洽,比现代家庭的羁绊更深厚,家人之间也更能互相包容。

       我现在住在屋龄高达一百八十年的老房子里,这栋房子是从过去“身土不二”的年代流传下来的宝物。我在这片土地上过着简朴的原始生活,在食衣住这三方面,尽可能地维持“身土不二”的生活型态。


“一菜一汤”营养充足,不需计算热量

       
我认为最好的饮食型态就是“一菜一汤”。“一菜一汤”最早盛行于禅寺,料理方式朴实简约。因为是禅寺料理,菜色没有大鱼大肉,可说几乎是“全素”,但随着时代变迁,“一菜一汤”俨然成为庶民的传统饮食型态。
      此外,也有“三菜一汤”的饮食方式,但这种饮食型态只有在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或是有客人来访时才会出现。所以,就东方传统的生活型态来说,“一菜一汤”才是最佳的饮食型态。
       事实上,“一菜一汤”这种反璞归真的饮食方式,也蕴含对现代营养学浓厚的批判意味。战后日本受到美国的影响,开始接受西方的营养观念,例如:每天要吃三十三项食物、摄取二四〇〇卡路里等。当时日本正处于食材短缺的危机时期,但却还是接受了这一套营养观念,拚命抢购各种食材,只为达到每日的饮食目标。
       如果单靠蔬菜,要达到每日摄取二四〇〇卡路里的目标,根本难如登天,必须配合富含脂肪的煎肉排或炸肉块,才能顺利达成每日的目标热量。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学校的营养午餐甚至每天供应牛奶、奶油或人造奶油;而我们的饮食欧美化之后,不但开始以肉类为主食,每天只吃少量的色拉,甚至渐渐舍弃以炖煮和凉拌蔬菜为主的传统饮食习惯。

医师宣告没救,却靠“食养”延命六年

       
     一个人会不会生病的重要关键,其实就在于平日的“饮食内容”。请各位抛开“生病就要看医生”的刻板观念,努力实践不生病的健康生活吧!只要吃对食物,自然能远离疾病和医生。
       一路走来,我看过无数人因为改变饮食习惯,而大幅改善了身体状况,最好的例子就是我的先生。我先生十年前被诊断出罹患“小细胞肺癌”,医生宣告他只剩两个月的寿命。当时他的肺癌已经进入了第四期,可说是无药可救,只能“等死”。
      我先生与我的饮食型态截然不同。他从以前就喜欢暴饮暴食,餐餐无肉不欢;而我则每天实践“食养”观念,秉持“一菜一汤”的饮食型态。虽然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一对恩爱夫妻,但因为饮食习惯截然不同的缘故,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各吃各的、各过各的生活。 


实践食养生活,改吃传统蔬食,癌细胞自然消失

       
      生病之前,我的先生完全无法接受食养理论,只要看到餐桌上摆着芝麻豆腐或野菜料理,他就会翻桌表示抗议。罹癌之后,孩子们都劝他改变饮食习惯,告诉他:“人之所以会生病,其实全是‘食物’所造成的!”希望他能相信食养理论,尝试较为清淡的蔬食料理。
       或许是因为别无他法,迫于无奈之下,他只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开始尝试我的食养生活。从那天起,他戒掉了肉、蛋、牛奶与乳制品,改吃以糙米饭、味噌汤和蔬食为基础的“一菜一汤”料理。此外,他每天早中晚都会固定饮用我亲手焙制的黑烤糙米茶、茭白笋茶与黑烤腌梅干茶。
       持续这样的饮食型态一阵子之后,奇迹竟然发生了!我先生的肺部肿瘤变得越来越小,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犹豫,持续维持食养生活,每天聆听自己体内真实的声音。就这样,他跌破医生眼镜,多活了整整六年的时间,最后体内的癌细胞更奇迹似地消失了!
      然而遗憾的是,我先生在癌细胞消失之后,开始故态复萌,恢复过去大鱼大肉的日子,最后仍不幸罹患肝癌过世。如果他能坚持实践食养生活,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憾事发生了。

      临死之前他对我说:“谢谢妳,让我多活了六年健康的人生。”说完后才安详地离开人世。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一个留学女生的瑞典素食记:哥德堡的素食餐厅和有机生活超市
· 海涛法师《关于放生与素食的问答》
· 听听顶尖运动员如何评论素食
· 一张“断舍离”清单,帮你建立精简生活
· 记住6个字癌症远离你
· 动保专家郭耕谈素食和环保:素食,为了生活的全局
· 推荐十款辞旧迎新绿生活礼物
· 除夕夜包饺子,吃什锦素饺子
· 女神高圆圆的美丽秘籍——“素食妹”
· 宋松:不想做素食主义者的素食公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