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戒的功德力

2022-09-04 00:00:00 发布: 人气:11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家通过理论数据来求证宇宙现象,实际上的宇宙现象要比科学家脑海中推算出的数字、公式、理论复杂得多。我们经常会讲这个例子,陈景润用很漫长的公式求证出“1+1=?”,这个求证闻名数学界。所以人往前迈进一小步,都是不容易的。


所以,受菩萨戒,远远不是我们现在已有的科技理论能触及的,却又能解决我们生命的大课题。不仅解决我们生老病死的问题,乃至四生六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生死问题,都能解决。


因为这个金刚宝戒的体叫“无漏色法”。无漏色法,不是我们所看到、所感知的这些色法,甚至也不在三界中;既不是欲界天的色,也不是色界天的色,也不是无色界的色。这是什么色?这是诸佛菩萨所证得的宇宙的金刚体性。


用般若的智慧来说,“阿”字叫法界空性大本基,所以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频道对接上了。佛法住在世间,除了师师相授之外,还要不停地有佛菩萨来到我们世间,祂们以证悟到的金刚宝戒的种性,能够唤醒众生“四不坏信”里的金刚宝戒的种子,能使其内外感应。


所以说“授受”,传戒的大和尚、阿阇梨是“授”;受戒的弟子是“受”。在“授受”里面,诸佛菩萨所证悟的是没有来去的,祂特别像诸佛菩萨所证得的果地的金刚体性,跟众生因地的金刚种子,建立了一种关联。所以,当我们在授受的仪规中,说“愿意做菩萨”的这种自信,都是来自于“四不坏信”的坚定的信念。


(所谓四不坏信,就是指皈依于三宝的同时也要皈依于戒,对于“佛、法、僧、戒”四个法能信受不疑、奉行修持。)


图片



图片


发菩提心,也是法尔如是。俗谛的菩提心还有“生起”,胜义谛的菩提心是没有生灭的。这有一点像我们现在讲的量子纠缠,当我们面向诸佛菩萨去祈请的时候,诸佛果地的威德自然彰显在众生的心中。


就像念佛一样,众生念佛之时,心内即具如来三十二相。所以,不管禅宗说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还是念佛的人说的“众生念佛,佛入众生心量之中”,亦或从教理上来讲,“一切众生具如来藏”,佛的这些威德,作为种子,是会投影在众生心里的。


虽然从天台宗圆教的智慧上来说,“一圆一切圆”,但是我们众生还是需要一种递进式的学修。一方面净化业障,另一方面也充实福报,这样的智慧所证悟到的,感受就会不一样。


佛陀在经典里也说,哪怕三千大千世界尽成阿罗汉,也没有一个发起菩提心的菩萨的功德大。因为阿罗汉还是会证寂灭的,证的是偏空的涅槃,虽然他可以出三界,但他的功德力无法展现出超脱三界的功德。而菩萨就不会,只要众生没有度尽,菩萨的愿是不会尽的。菩萨的体性是通于众生的,是与众生同体的,菩萨“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入三界就犹如在涅槃地一样。


所以菩萨可以做到三轮体空,声闻缘觉是没有办法达到三轮体空的。菩萨度众生,却无有众生相。为什么不着众生相?因为祂见众生的佛相而度之,所以无众生可度。这就是菩萨的境界,所以祂能处沟壑、山川如履平地,能除诸毒烦恼犹如清凉。


我们受了菩萨戒,要一直去学菩萨到底是什么,要像念佛念法念僧一样,每天都思维菩萨法、大乘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戒幢清凉,光明朗耀|福城文殊寺壬寅年首届在家菩萨戒传授圆满

图片

为何要受菩萨戒?

图片

菩萨戒的见地有多高?

图片

怎样正确打坐(一)|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要点详解

图片

怎样正确打坐?(二)|呼吸的要点

图片

别把修行放在下一世

图片

【清凉福城】暗夜之空,尚有星河

图片

希望我不要给佛教抹黑

图片

佛的三十二相,每一相都是福

图片

慈悲之语〡读诵此咒,可消除罪业,往生极乐净土

图片

珍惜有暇的此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