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升天,有没有差别呢?

2024-04-01 06:00:00 发布: 人气:22
图片



佛陀最早弘法的时候,不是一上来就讲苦集灭道,是讲这个世间共通的,大家都能够理解接受的内容。


经典里讲有一个人来问佛陀,说一个人修布施,一个人没有修布施,他们如果升天,有什么差别呢?


佛陀说修布施和没有修布施的人,如果都升到天上的话,修布施的人宫殿广大,眷属也会众多,享受的天福也更多。而没有修过布施的人升到天上,住所、眷属、受用都比不过修布施的人。


然后他又问,一个修过布施的人跟没有修过布施的人,都证阿罗汉的话,有什么不同呢?


佛陀回答说,两个人虽然都是阿罗汉的果位,但是他们的世间受用是不一样的。一个修过布施的阿罗汉人见人爱,会得到广大的供养,没有修过布施的没人缘,托钵都叫“罗汉应供薄”。


所以在普通的持戒里面,持八关斋戒,就会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在菩萨的行处里面,四摄当中也有布施,在六度里面也有布施。世间也讲布施,声闻道、缘觉道也讲布施。


佛陀并没有讲很甚深的苦集灭道的法,先是以共同的,大家都听得懂的语言抉择出微细的差别来。


佛陀通过共同道的交流,让大家增上了佛陀不共的智慧的觉照。因为从共同乘上可以说跟佛陀保持了一种相同的价值和认知,继而再引发他的圣智,让他能够随着佛陀的语境也好、智慧也好,不断得到提升,从世俗上的共同语言提升到对道的意趣、意乐。


所以你看佛陀好像跟大家在讲普通的话题,其实是从共同的引申到不共的佛的智慧,众生就在聊天当中不知不觉地开发了智慧,随顺着佛陀的引导而趋入圣智,这很有意思的。


虽然只是亲切地聊天,娓娓地道来,实际上聊着聊着就把众生带到那种智慧的境界,从业报的蕴里透出无障碍、无挂碍的觉性的光,从烦恼中、五蕴中解脱,这就是佛陀他老人家的智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原来人身是这样得来的

图片

恭迎普贤菩萨圣诞


图片


相关文章
· 听,反闻闻自性的佛号声
· 有求,必有圆满的“应”
· 因和果,哪个更重要?
· 学佛,不是无欲无求
· 不离此中而见如来
· 什么叫传承?
· 释迦佛陀,在不在?
· 欢喜地在春光中融化
· 念佛要有一颗虔诚的心
· 以正念,为食粮
· 让心,跟圣贤在一起
· 心中有个莲花台
· 过去、现在、未来,存在吗?
· 每一天都很重要
· 人生不长,别浪费
· 此刻,在春风里
· 美好,良性循环
· 学戒,就是沐浴在佛光里
· 有急难一定要求观音菩萨
· “虔诚”是一个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