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 你辅导孩子作业会发脾气的背后是什么?孩子长大会不会抱怨你,当下这一刻就注定了

2019-08-19 00:42: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本文授权转载自:自在睡觉(ID: zizaishuijiao),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自在睡觉微信公众号。)


这是《睡睡平安之梁注论语》

再推的第72篇


大家好,小梁的《睡睡平安》完整音频版内容已更新完毕,点击图片试听后,可订阅一整年的节目。


入睡之前,枕着《论语》,睡出更好的自己。(本文内容节选自喜马拉雅音频节目《睡睡平安》121期)。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xī)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译:孔子说:“伯夷、叔齐,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并没有对某个人产生怨恨,只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正义感而做了相应的行动,因此很少怨言。”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求点醋,他却向自己邻居那里讨点来给人家。”




01


那些为了流芳百世而坚持原则的人,不值得赞扬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故事,哪怕在今天听来,仍然能感受到中国古人是有原则的,有趣得紧。这其中,有两个人可以称为中国儒家经典故事的“原型人物”,一位叫伯夷,一位叫叔齐。


话说,伯夷和叔齐是两兄弟,他们是孤竹国(今天秦皇岛一带)国君的儿子,家有兄弟三人,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国君很喜欢小儿子叔齐,于是想立他为太子,以后继承江山。但叔齐认为老爸这样做不对,王位应该给大哥。而大哥认为老爸既然选择了叔齐继承王位,自然有他的道理。两人推来推去,都不肯就位,于是兄弟二人“私奔”了,把王位留给了老二。


他们一起去投奔周王,因为据说周文王是一个很仁义的人,超级有人格魅力。但他们到了周以后,正好碰上周文王过世,周武王继位,开始攻打商纣王的情况。


当时,周属于殷商的下属国,地位是臣子,而武王伐纣就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于是,伯夷和叔齐就拦在周武王的马前谏言,劝周武王不要这么做。


当时周武王很生气,要把他们杀了。这时周武王的重臣姜子牙说:“这俩人很有意思,境界很高,他们拦着您,只是不想让您去做这件事,他们心中没有恶念,也没有因此而恨你。”这样说完后,周武王放过了这哥俩。


后来,周武王灭了殷商,国家改朝换代,由商变成了周,两兄弟跑到山上说:“现在周王朝给我们饭吃,我们是不能吃的,因为他违背了我们内在的原则。”于是双双饿死。


孔子觉得他们特别有意思,《论语》中记载——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两个人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并没有对某个人产生怨恨,只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正义感而做了相应的行动——绝食,但在情绪上是淡然的。对事不对人,所以后世对他们也没有什么抱怨。


与此相对应的是另外一个故事——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孔子在评价完伯夷和叔齐后,又评价了微生高——有人向微生高借醋,微生高没有,但他并没有说“我没有”,而是从邻居家借了醋拿给人家。


关于微生高,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他跟一个女孩子约会,约定的时间到了,却下起了大雨,结果女孩儿没来,由于当时没有移动通讯设备,微生就信守承诺不离开,最后活生生地被洪水冲走了。(这就是“尾生抱柱”这个词的由来,“微生高”亦曰“尾生高”。)


表面上看,伯夷和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原则死了,微生也为自己的原则死了。但孔子对他们的判断却全然不同——伯夷、叔齐死的时候是没有恶念的,他们只是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哪怕最后死了,也是值得称道的。但微生对自己的死却有种沽名钓誉的感觉,何以见得?别人向他借醋的时候,他不说自己没有,而是把邻居家的醋拿来给借醋的人,可见这个人很想让自己流芳百世。




02


当下每一刻都要尽可能地活在充盈和快乐中


有时事实很重要,但比事实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情绪和心智模式。


在伯夷和叔齐赴死的过程中,你可以感受到那种淡淡的坦然。因为他们是真的不要王位,为理想而活的人,而微生高会让人感觉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活。


很多人读书读得都不错,怎么评判高下?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你是为了自己读书,还是为了出名,光宗耀祖读书?


为自己读书的人,是为了读书的快乐而读书,是为了让自己明道而读书。他们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内在的生命动力源泉,对种种事物的体会,以及与一纸相隔的作者产生了某种共鸣——原来我并不孤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曾经也有过类似的体会。这种“有朋自远方来”的共振而得来的快乐是高级的。


如果读书很痛苦,但成绩却很好,父母觉得很有面子,自己也因此博得功名,甚至赚了钱,流芳百世。这样的人,在孔子眼中是略逊一筹的。


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讲,特别清楚地说明了,在孔子心中,到底什么才是高级的。


你每天砌砖,是在享受砌砖的过程,还是想象自己砌完砖以后拿到工资出去玩的快乐?或者说,是用自己砌的每块砖向寺庙(教堂)致敬,并且内心充满某种崇敬感。因为你砌的每一块砖都是它们的一部分。


我们内在的情绪和感受,决定这件事本身所处的境界与段位。


在儒家文化里,隐隐地包含着一种分野——只存在境界的差异,而没有事情的分别。


事情没有大小,做一个大官和做一个读书人,没有区别,区别是你做这件事的心态是否活在全然、坦然和与道同气的共振快乐中。如果你是后者,其实做什么事都不影响你悟道,都不影响你当下的、全然的、法喜充满的快乐。


所以,比事实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情绪与感受,是内在念兹在兹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无人可说,却也骗不了人。当我们理解了这点后,就会理解儒家一直讲的“尽人事,安天命”。


梁漱溟先生反复讲,儒家是有生命的方向,而且永远都走在这条路上。就算到不了,但当下的每一刻也都要尽可能地活在充盈和快乐中,这才是一位儒生的追求。


图片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03


找到觉知的状态,我们离仁就不远了


一切的追求不在外面,不在高高的佛堂上,也不是遥远的或者马上要成功的,也不是光辉岁月的怀想,它仅仅是你当下的情绪和念头。


比如很多时候,你辅导孩子作业会发脾气,批评小朋友做事不认真。但你在批评他的时候,是向内在已然失败的自己致敬?还是对他未来变成一个不靠谱之人的恐惧?或者说只是为了表现出愤怒的样子,让他提起精神,专注于当下……


虽然表现出来的都是批评,但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隐约地感受到你内在的情绪状态。


当孩子长大了,他会不会抱怨你,其实在当下这一刻就注定了。


小梁越来越觉得,孔子非常珍惜一样东西——把你的念头无限地推进当下这一刻正念、正知、正觉的状态中。小梁窃以为,这种状态就叫“仁”。


晚上睡觉的时候您可以闭着眼睛,期待一个美妙的睡眠。如果睡不着,想想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工作多难看……如果您还是睡不着,可以体会一下自己的身体和床的关系,慢慢观察自己念头的生灭,看到自己为一些不值得生气的事而生气的可笑,在内心承认了自己的这种状态,并且接受自己。


同时你也会知道,终将有一天,你会借由对那些负面情绪的剥离,成长为一个对事不对人的人——活在事情的简单过程中,不被情绪困扰、不被未来的恐惧、不被过去的怨恨纠缠。也许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找到了觉知的状态。


其实,觉知也是庄子在《德充符》里讲的,你只需忘记情绪,忘记自己的形体,安静地体会当下,似乎一切都会变得顺利。


之前,小梁采访了一位特别有意思的军事科学专家,他专门研究肠道菌群。他说:“如果我们可以全然地看到,原来我们的很多情绪只不过是肠道的菌群向我们的肠壁释放电信号,进而影响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结果,我们对情绪就会有种超然物外的镇定感。”


这种镇定感,我觉得隐约接近于孔子所说的那种状态——你做什么事不那么重要,你没做什么事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做一件事或者没有做的时候,是否处在一种自在、平和、喜乐、怡然自得的状态。


本篇小梁把《论语》中的这两段话放在一起讲,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和当年把这两段编在一起的孔门弟子产生了一种遥遥的共鸣。


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但这都不重要,小梁不指望这点儿道理能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影响,我只是觉得,这一刻很有意思。


图片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你在做哪件事的时候,

可以感受到自在、平和、

喜乐、怡然自得的状态?

图片



往期精选: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如何听法才如法?(第11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四天王为何守护修持药师法门的人?(第10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师父对弟子的调教(第9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 从唐密来解释“广严城”(第8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我有佛缘”和“佛给我缘”的区别在哪里?(第7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经题的密义(第6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四位长老的殊胜功德(第5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证得究竟的琉璃光才能超越生死(第4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佛是大医王(第3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乐音树下琉璃光(第2课)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开启生命的琉璃门(第1课)

当一个人说“我发心出家”,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亲友,手机,坏天气,是什么障碍我们见到文殊菩萨?

慈风如沐 无上清凉——《慈风普扇》新书发布

【孝亲报恩月】如何报答您,我累生累世的父亲母亲?

当一个饿鬼道的众生,来到我们面前......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于生命电视台首播!

这是我这一生送给大家最好的礼物

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祈祷哪一尊佛,我们都会得到圆满的加持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打破业力的隔阂!

另类怀旧——我们集体忘记的这件事

恭逢观音菩萨成道日——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转发功德无量)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忏悔?——当收视口碑爆棚的《与神同行》遇见佛法

修行如何训练定力?

面对病魔、怨敌、违缘,应该修什么?

你看到的,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佛弟子和合的重要性

最殊胜的供养,果报不可思议

【国际获奖影片】危楼将倾,愚夫何存?——「慧」看电影《愚夫危楼》

工作、生活、情感上压力山大时,怎么办?

好好听话

学佛,到底要不要有仪式感?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慧」看电影之《人间世》:生命有痛,有你真好

快乐窍诀

两年、七百多天的时间里,这里创造了奇迹!

能改变命运轨迹的咒语——殊胜的文殊菩萨心咒

“我太忙,没时间修行”的解决之道!

改命秘籍

人生如戏,你也是奥斯卡影帝

咒语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殊胜的咒语是忏悔之王)

请注意,你已深陷在一段关系中——人和手机,谁玩谁?

【父亲节】如山的父爱,深厚宽广,如何来报答您——我亲爱的父亲?

神秘的心灵感应是真的吗?(点开看更多精彩案例)

【毕业季】给毕业生的一些建议——关于学习、找工作和人生规划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去五台圣地打卡,你见到文殊菩萨了吗?

五月初五「端午节」带给我们的思考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死亡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这样供水、这样观想是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汉传佛教早晚功课殊胜的功德利益

修行路上护法神的重要性

佛教护身符佩戴完全指南,真的很重要!(最强护身符大解密)

念珠,不离!

一个能有效帮助抑郁自杀倾向者的神奇咒语 & 解冤结仪轨

【清明专题】超度祖先,最最关键的方法是?

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

一个人能拥有多大福报,必然要有同等高贵的品格去承载

弟子求法应具备的资格

祖师的密义——参学的资格

穿上那件义工服,三宝就已经在加持你了!

佛经里的女转男身是怎么回事?佛弟子为什么互称师兄


图片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外卖小哥拿下诗词大会总冠军,你还说没时间读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