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莫言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自己父亲的短文:由于家境贫寒,他的父亲曾到学校捡馒头维持生计,被许多同学取笑,还被取了“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
莫言坦言,那时的他,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
那,他们呢?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短片中的三位主人公,都在社会底层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并不容易的生活中,他们在尽力给予孩子所能给的最好的。
但是,在他们的眼中,这个“最好”还远远不够……
“我的女儿考上了好学校,但她却没办法去读。”
“我怕我的小孩觉得……为什么我的爸爸在做那么低贱的工作?”
“我怕我的孩子觉得丢脸,因为他有一个残疾的妈妈。我希望……他心里不要这样想吧。”
作为父母,他们为给不了孩子更好的生活而愧疚,害怕孩子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害怕自己的缺陷让孩子感到自卑。当被问及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都沉默了……
但是,让我们看看他们孩子眼中的父母吧:
爸爸虽然坐过牢,做着收入不高的工作,但是在女儿眼里,却是“非常厉害,不眠不休,废寝忘食,只为了养家糊口”的伟大人物。
女儿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能好好照顾自己,就像照顾我们一样”。
在儿子的眼里,从来不觉得妈妈的残疾是丢人的。妈妈虽然残疾了,却把自己养育成人,在儿子心里,“妈妈是最完美的英雄”,再苦再累,却从来不抱怨。
妈妈虽然没有钱,但给女儿的爱却一点不比别人少。作为妈妈的女儿,“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我并不认为我比别人缺少什么,只缺可以看到妈妈过得幸福快乐”。
人生的价值,到底要用什么来衡量?是身份?是财富?是健康?不,是爱!在一个爱你的人的眼里,你的人生就是珍贵无价的。正如视频中所说,为那些爱我们的人而活,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
L
O
V
E
师父说
中国古圣先贤说“君子晓以义”,“取之于大义”,父母爱儿女的心一刻不会停,他们是世间对我们最有恩的人。
学佛是一种心灵回归,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敏感,可以更好地去体会父母对子女无尽的关怀。
我们幸福地活着,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依靠佛法教导去实践,让我们的生命不依赖外物,幸福地活在平凡里。佛法可以把我们有限的二十四小时变得有内涵,可以把生命快要干涸的一滴水,融于永不干枯的觉性大海。生命可以通过修行,人天相应,转凡成圣。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往期精彩回顾:
声明:本文视频来源于网络,内容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