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是以儒教文化为基础的,是以孝为基础的,所以佛教的这个精神也被称为叫“大孝”。平常的“孝”就是孝顺父母,听话啊,让父母喜欢啊。过去,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们还拿个扇子给爸爸妈妈扇,拿毛巾给爸爸妈妈擦,倒水,这也算是一种孝,这是我们中国人普遍的一种孝的观念,但这个孝还算一种小的孝。
中的孝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能够用功,励志图强,能够光耀门庭,这是“中孝”。
大孝是精进修持,证果得道,解救所有的我们这些父母出离轮回,称为“大孝”。
反过来想一想,我们有什么孝,如果连这种“小孝”都没有,那就糟糕了嘛。孝这种礼节一半来自于天生,一半来自于后天的培养。所以一个文明之邦有一个教育体系,这个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甚至比政治的硬性的规定还重要,所以佛陀他选择了出家。他如果在家他是做皇帝、太子,但是他觉得应该做一个教育家。
孔夫子也是这样,所以孔夫子说:“人不学不知礼。”如果你不学,没有受过这些圣人的教育的话,我们凡人的心里面不会有这个智慧。知了这些礼了,然后再去学习,才“生尔乃为人”!不是说生下来是个人的形状就是人了,不一定的,刚是有了一个人的躯壳,有没有人的道德修养,这个很重要。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