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曾在《大佛顶首楞严经》里面自己讲过:久远劫前,“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佛,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观世音菩萨在修这个法门时,“初于闻中入流亡所”而入三昧,因修这个法门,最后证得和佛陀一样的果位。
这个因缘我在这里补充一下:观世音这个名字还是观音佛给他取的,这个法门也是观音佛传给他的。这个法是以正思惟观智,返观能闻的闻性,不是我们现在用耳朵向外闻声,向外闻声就执著在外境的声尘上了,而是用正思惟的观智回光返照,返观能闻的这个本性---是什么在闻?之后再“入流亡所”,这样从闻性上下手来做功夫。因为闻性是无有生灭的,我们这个闻尘是有生灭的,所以我们的修行也要向观世音菩萨学,要能够回光返照,返闻闻自性。《楞严经》里面佛和观世音菩萨都这样教我们,怎样修行啊?不要随着外面的根啊尘啊的去,要背尘合觉,回光返照,“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所以闻思修不是简单的闻法、思法、修法,而是直接地从“闻”性上下手,以正“思”的观智,趁性而“修”,从性上下手去修,是这样子的闻、思、修,这样直接就可以入三昧,三摩地就是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