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修到“一切恭敬”,这就叫修行

2025-09-14 06:31:00 发布: 人气:79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切恭敬

图片



图片





点击观看视频





视频中我们看到师伯介绍师公的这样一个特殊的功德——“不分别”。


可以说社会上无论是有信仰的,没有信仰的,还是我们学佛的,哪怕是我们出家了,不代表我们听到这一段话,心里不会起波澜、不质疑,也不代表我们理解了、就能够明白师父内心的净土了;师父对这世间深刻的悲悯、他那样大勇猛的力量,以及完全投在佛法中做人,要把有缘众生都带到他心中的佛法净土去等等,所有这一切,不代表我们能理解他。听到了这些,就是持怀疑的心去想,想个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我们也不一定理解的。


有现实中这样的一个示现,我们进而去想:我学佛了,我能理解佛吗?我听法了,我真的懂法吗?





祛除那一层一层的障

Quchuzhangai

图片


图片




这个人间,有佛法的存在,这让我们虔诚信仰的人去思考,也让不信的人去思考,只要听到佛,就会想的。


对信仰的人来说,我们听到佛法了,我们学习佛法了,有可能会把祂放在我们生命很高的地方,引领我们生命进步,但不代表我们真的会懂。好在因为我信仰它,我不懂,我反省自己,我忏悔自己的业障。





图片


图片





因为我们还有业障,我们生命状态里还有那么多业的重力拖着我们的腿、拖着我们的心灵,遮蔽着我们的心灵。《地藏经》里讲的业障叫“能障圣道、能深巨海”,那个业障的“垃圾”都能把大海填满了。


我们跟圣道之间的这个障是一层纱、两层纱、或三层纱吗?这个是不知道有多少层障的。我们修行了,揭掉一层,还有;再揭一层,还有。我们能够确保自己在圣道面前,把这些屏障能一层一层揭开就不错了。




这个业是有力量的。如果自以为是,我们就以这个业为主人翁。如果说佛是真理的人格化,那我们现在的人格就是业障的人格化。如果我们也不知道这样惭愧,也不知道这样自我定位,那是很苦的。




图片


图片





像我们师兄介绍师父的这些,他就知道,这个很多人是不理解的,但是师兄他有很大的信心,他说这是师父的功德。我们不是学佛好多年,也是不理解的。更不要说法啊、佛啊,这代表什么?这不代表师父错了,是我们有问题,我们没修到这个地步。


我们完全地就把佛法放在自己心里,把这个天台的法华的境界放在自己的心里,作为生命的价值观,一切众生以后都要成佛的。在《法华经》里就说:一切众生都会成佛的。他是这样一种心量。








图片










看一切众生都是佛

KANYIQIEDOUSHIFO

图片


图片


师父给我们树立这样的样子,让我们去思考。我们学不会,这就是我们的业障嘛,如果到临死的时候都学不会,那不就失败了嘛?如果一个人都要死了,还不原谅别人,你还心中有芥蒂,你还不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你还没进入大光明状态,那不就完了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师父这样叫“除了生死事大外,其他都是好商量”。他早已经把自己皈依佛法、皈依佛法,在他的身心里去熏陶,不是等到未来死的时候,我才现出来一个大光明的、大清净的,在现实生活中他就这么修了,在五浊恶世他就这么修了。这么高的境界,一般人想也想不到的。这是他对佛法百分之百彻底地皈依,对这个轮回的世界可以说他彻底地厌恶摒弃,他不按照这个世间的准则来。不是说:你恶,我就认定你恶,然后我又给你支恶的招,我不跟你计较的。


现在人也讲嘛,说生命最高级的状态是什么,就是“真诚”。真诚面对一切,真诚自然产生淘汰,他完全的真诚,你跟真诚对不了频的,就淘汰,你就进不了圈子里。




一切恭敬

YIQIEGONGJING

图片



所以我们学师父,我们在生命里遇到过这样的修行人。不是说我光磕个头,领个皈依证,我就是他的徒弟了?而是师徒之间的这种修行是一个很微细的过程,我们对价值观念的判定,对自己的降伏,发自内心去顶礼。不是光形象上的顶礼,你就能真正地把师父的这种理解的放在你的头顶了,不是这样的。所以,这是我们每个人修炼中一个不可替代的过程。


所以师父常提醒我们,尤其是修地藏法门,师父就总结的一句话,地藏法门的核心就是“一切恭敬”。




图片



拜地藏忏的时候一起调,鼓一敲,先是唱这句话——“一切恭敬”,然后就开始下面了。就是重复、重复,不停地重复“一切恭敬,一切恭敬”。所以祖师懂这个,把它放在仪轨里面。不容易的,你修个一辈子,你能修到一切恭敬,能打几分?这个就叫修行。


所以佛教的修行,在人生中、在社会上,可以说是很微妙的东西。




图片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相关文章
· 如“吉光片羽”的佛法智慧
· 谛闲大师 | 出苦之最稳当、极简易法门 (示施圣藏居士)
· 谛闲大师|丙寅势至菩萨圣诞开示(下) (乐清虹桥居士林)
· 谛闲大师|丙寅势至菩萨圣诞开示(中) (乐清虹桥居士林)
· 丙寅势至菩萨圣诞开示(上) (乐清虹桥居士林)
· 谛闲大师 |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为净土法门之最要论
· 谛闲大师 | 学佛论
· 谛闲大师 | 念佛求生净土是人生一件极大要事
· 这副对联对我的修行非常有帮助
· 悟公上人:修行该从何入手?
· 谛闲大师 | 因果三生论
· 谛闲大师 | 直论十界圣凡不离现前一念
· 身心要调和,修行也要调和
· 谛闲大师 | 开示念佛紧要语
· 谛闲大师 | 不读佛经不知出生死路
·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
· 一个“常”字最要紧
· 修行中要屏蔽的两种大病
· 平平常常 每天如此,这就是道
· 绍云老和尚:因他们不持戒,在禅堂里不守规矩,以至于今生投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