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林入草不曾停 | 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2025-11-01 07:42:02 发布: 人气:76
图片
图片


在现代佛教史上,

他坚持苦行长达百年,

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

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

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

他,就是“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



图片


长老生平概述

老和尚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据《虚云老和尚年谱》记载,老和尚原籍湖南湘乡,清道光二十年七月二十九日生于福建泉州。初坠地为一肉团,母亲骇恸,气壅而死。第二日有卖药翁来,剖开肉团,得一男婴,此后由庶母王氏抚育。


十九岁,作《皮袋歌》一章,离家出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为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圆受具戒,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二十一岁,居山洞礼忏,前后长达六年。


老和尚出家后勤修苦行,二十七岁离鼓山,先后在江浙名山大刹参访耆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1870年,三十一岁,依天台龙泉庵融镜老法师学天台教观;1872年,三十三岁,奉师命往国清寺参学《禅制》,至方广寺习《法华》。


1882年,四十三岁,发心朝拜五台,以报父母深恩,遂由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历经三年,途中历尽艰辛,道心坚定,两次遇险,皆遇文殊菩萨化身相救。


五十六岁,在江苏高旻寺禅七中,因沸水溅手使茶杯落地,顿断疑根,彻悟本来。得偈云:


杯子扑落地 响声明沥沥

虚空粉碎也 狂心当下息


又颂偈曰:


烫着手  打碎杯  家破人亡语难开

春到花香处处秀  山河大地是如来

图片

图左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帝赐给虚云老和尚的玉玺;图右为1952年虚云老和尚为《弘化月刊》题词。


五十八岁,再往阿育王寺拜舍利,燃指供佛报父母恩。于禅堂中似梦非梦,见空中金龙,乃骑于背,飞至楼阁上,庄严奇妙。见母在楼上,乃大呼“母亲,请骑龙到西方去”,龙即下降,乃醒。十一月十七日,在重病中,燃指供佛报母恩,指烧完,病即愈,后渐恢复礼拜,在寺过年。


六十一岁,随清末两宫西幸,启建祝圣护国消灾法会,事毕即潜隐终南山,更名虚云,号幻游。次年除夕煮芋等熟,跏趺习禅,不觉入定半月。


六十五岁住云南鸡足山,重修迦叶尊者道场。于归化寺讲《圆觉经》,振兴律仪,传授大戒,受戒者七百众,皈依者三千。次年往南洋弘法,在仰光讲《法华经》,马六甲讲《药师经》,吉隆坡讲《楞严经》,皈依者万余人。六十七岁回国,与佛教会代表寄禅老和尚进京,为寺产事请愿。


六十八岁,于泰国讲经时入定九日,轰动当地。其后,为护国祝圣禅寺入京请得《龙藏》,又说服滇军消弭逐僧毁寺之祸,招抚盗匪,为民免除战祸。

图片

1926年虚云老和尚在昆明华亭(云栖)寺春戒,殿前枯梅及园中青菜尽放莲花,中有化佛,四众叹为稀有。


老和尚在滇中阐教十八年,九十岁始离滇返鼓山任住持。1934年,九十五岁,因三梦六祖召回曹溪,重修南华禅寺,有枯柏重生、白狐皈依、树神求戒、更改河流、龙神助力之事。


1944年,一百零五岁,驻锡云门,重修祖庭云门寺。1953年6月,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长老被选举为名誉会长。

图片

1950年,虚云老和尚摄于云门寺


1953年,一百一十四岁,有云居僧禀告真如寺被日寇全部焚毁,仅毗庐遮那铜像兀坐于蔓草之中,长老恻然伤之,发愿修复。七月初五,由匡庐往云居,住牛棚内。各方僧人闻风云集,垦荒开田,种植茶园。生活艰苦,环境恶劣,而殿堂佛像修塑,极为庄严。1956年春,诸殿堂房舍次第落成,庄严宏丽,与南华伯仲。

图片

1953年初夏,虚云老和尚从上海赴北京参加中佛协成立大会,时值佛教盛日“浴佛节”,于广济寺主法。


一九五九年农历九月十二日,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僧腊一百零一。

图片

虚云长老圆寂前三个月法相



临终写的话 

虚云老和尚无病无疾,圆寂前夜,住在自己的茅棚中。至半夜时起床,发现房间内有二僧,为照顾虚老,他们自己偷偷溜到虚老茅棚里。二人皆身体蜷缩,睡在虚老床头和床尾。见虚老醒来,床头僧起身,看着虚老和尚。虚老见此云:“你怎么在这里呀?”床尾僧此时也醒来,站了起来。虚老见此云:“你也在这里?”


之后,虚老让两人回寮休息。两人出茅棚后,不忍离去,与其他赶来的僧人、沙弥等,共有四五人或五六人,围绕在虚老茅棚的窗户旁,从缝隙中向里面观看。见虚云老和尚,倒了一杯水喝下,在桌子上写下了几个字,之后卧床而眠。


图片
图片
图片

虚云老和尚的袈裟、百衲衣、僧鞋


虚老最后写下的内容大意是:


反对我的人,你们不要反对了,我马上就要走了;


舍不得我的人,不要舍不得了,我去去就来。



最后的一字教言


1959年,农历九月十二日晨,侍者二人进入室中,见师趺坐如常,惟双颊微红于往日,不敢惊动,退出户外守候。


十二时,在窗外窥见师竟自起床,自取水饮,旋起立,作礼佛状。侍者以师久病之身,恐其倾跌,即推门入,师乃就坐。徐告侍者曰:“我顷在睡梦中,见一牛踏断佛印桥石,又见碧溪水断流。”遂闭目不语。


至十二时半,师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撼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


至一时四十五分,侍者二人入视,见师右胁作吉祥卧,示寂矣。急报住持及大众,齐集诵经送行,日夜轮流念佛。


十八日封龛,十九日荼毗,香气四溢。举火后,白烟滚滚向上冲。开窑时,得五色舍利百余粒,小者无数,以白色为多,晶莹光洁。


  (摘自《虚老和尚开示录》)



虚云老和尚生前曾慎重嘱咐:“在此牛棚之西山旁掘窑化身,火化之后,将吾骨灰辗成细末,以油糖面粉,做成丸果,放之河中,以供水族结缘。满吾所愿,感谢不尽。”说偈曰:


虾恤蚁命不投水,

吾慰水族身掷江。

冀诸受我供养者,

同证菩提度众生。


图片

1957年夏,虚云长老与云居山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舍师生合影


虚云老和尚一生历经十难:生为肉球、饥寒雪掩、痢疾待毙、口流鲜血、失足堕水、大病顿发、索断浸水、险遭剖腹、全身枯木、遭匪毒打。


但老和尚一生志大气刚,悲深行苦,解行并进,严净毗尼,行头陀行,弘法演教,建树卓著。一衲、一杖、一笠、一钟,行遍天下,自度而度人。


老和尚历坐十五道场,中兴鸡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栖寺、鼓山涌泉寺、韶关南华寺、云门大觉寺、云居真如寺六大名刹,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处;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剃度、得法、受戒、受皈的弟子达数百万人。

图片


虚云老和尚《辞世诗》

少小离尘别故乡

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嵗月垂垂老

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

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

水月光中又一场



德清虚云

据弟子回忆,老和尚曾在憨山大师肉身像前拈香礼拜时,说:“今德清,古德清,今古相逢换了形。佛法兴衰听时节,入林入草不曾停。”故后世认为老和尚就是憨山大师的转世。


“佛法兴衰听时节,入林入草不曾停”,佛菩萨不舍众生,生生世世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这即是佛菩萨的无尽悲怀。


图片


德修万行事理同

清虚妙义广含融

虚怀济物戒定慧

云布清凉感化龙

(此为虚老续派之表信偈,遥嗣兴阳词铎。)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谛闲大师 | 如何习观?
· 修行,要舍得让自己吃苦
· 谛闲大师 | 念佛与修观
· 慈与悲的含义,很深很深
· 又到九九重阳日 || 登高望远、缅怀先祖
· 恭迎摩利支天菩萨圣诞 | 这位菩萨,亦是观世音菩萨的变化相
· 做佛法上等根器的人
· 要束缚还是自由,选择很重要
· 谛闲大师 | 复金益平居士书(二)
· 没有菩萨情怀,不会了解众生的苦难
· 向上走,自有湛蓝之虚空
· 五福临门这样修
· 小小的一颗种子,终会变成参天大树
· 谛闲大师 | 复金益平居士书(一)
· 弘一大师圆寂纪念 | 他静悄悄地凌空,又无声无息地回到大地
· 时间真的平等吗?
· 谛闲大师 | 这几种恩,需先识得
· 中秋圆满|与你共赴,中国人那轮最美的“月圆”
· 中秋佳节,恭迎月光菩萨圣诞〡月光遍照处,诸事尽圆满
· 中秋 恭迎月光菩萨圣诞 | 月映千江,光照正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