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蒙难记

2015-07-04 14:09:28 发布:妙梅 人气:1715
      
       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三次蒙难,一次比一次严重。
       孔子跟鲁国季的家臣阳货长得很像,阳货侵犯过匡地(今河南长垣县)百姓。公元前496年,孔子经过匡地,匡人误以为是阳货又来了,就将孔子及其弟子围了起来,想要报仇。后来,卫国君子宁武子出面消除了误会,孔子躲过了这次灾难。被围之际,弟子们都很害怕。但孔子底气十足,他说:“周文王已经死了,周代的礼乐制度不正掌握在我们手中吗?上天如果要毁灭这种制度,就不应该让后死的人学会它。既然上天不想让这种先进文化毁灭,那么,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公元前492年,孔子到宋国,想游说宋景公。到了宋国境内,孔子见到农夫被驱使做陶俑,这些陶俑为宋国司马桓殉葬。当时,司马桓只有38岁,就如此劳民伤财,为后事做准备,并且还用人形的陶俑殉葬。孔子很气愤,就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意思是,陶俑太像人了,用这种俑殉葬的人,就该断子绝孙。孔子的话传到桓耳朵里,桓很生气,就派兵追杀孔子。据说,孔子和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讲习礼法时得到了要被追杀的消息。弟子们依然很紧张,但孔子十分自信,他对弟子们说:“天降圣德于予,桓其如予何?”意思是,我有天命在身,桓杀不死我,说完就带领弟子逃走了。桓带兵赶到时,发现孔子已走,他就气愤地伐倒了那棵大树——孔子等人曾在其树荫下讲习礼仪。
       第三次蒙难就是“陈蔡绝粮”。公元前489年,孔子带领弟子去楚国,走到陈国、蔡国之间,粮食吃光了,他们七天七夜没吃上饭,险些饿死。孔子确实有圣人风范,饿得眼睛都发绿了,依然“弦歌之声不绝”,保持着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可是,弟子们就不行了,肚子一挨饿,他们的思想也随之动摇。子路就质疑,老师您天天教我们做君子,君子怎么会被饿成这样?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思是,君子受穷也能保持风度,小人就受不了穷,一受穷就变得歇斯底里。子贡也对孔子说,老师,您的大道是很好,可天下人都不买账,我们是不是得降低一下标准以迁就世人?子贡是个商人,觉得思想道德也可以打折卖。孔子当然不同意,说:“今尔不修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意思是,你现在不好好修道,光想着怎么降低标准,你的志向不够高远呀。关键时刻,还是颜回力挺老师。他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意思是,老师的道太大了,正因太大才不被当权者接受。但是当权者不接受也不是我们的损失。如果不修道,这是我们的损失,现在我们已经很好地修道了,只是没有人用我们,那受损失的是那些当权者。他们不接受我们的道,恰恰证明我们是真君子。颜回的这个解释深得孔子欢心,孔子说:“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颜回呀,你如果有了钱,我愿意给你做会计,替你管账。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人们在经受苦难时的表现有时更能折射出思想境界之高低。孔子蒙难之际依旧从容不迫,不愧是圣人;颜回关于“修道”与能否“为天下容”的解释,发人深省。更关键的是,孔子师徒之间“自足以相乐如此”,很令人羡慕,所以后来苏轼才盛赞:“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


来源:凤凰网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二:人无远虑
· 何为“十义”?
·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一:颜渊问为邦
·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子贡问为仁
· 新二十四孝,被几千万孝子认可!
· 《论语》卫灵公篇第九:杀身以成仁
· 《论语》卫灵公篇第八:知者不失人
· 《论语》卫灵公篇第七:直哉史鱼
· 《论语》卫灵公篇第六:子张问行
· 《论语》卫灵公篇第三:一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