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参禅要旨》(十)〡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2024-03-13 00:01:00 发布: 人气:16
图片
图片






参禅要旨



图片


六、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楞严经》云:「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有些人终日悠悠忽忽,疏散放逸,心不在道,虽做工夫,也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常在喜怒哀乐、是非烦恼中打圈子。


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六根对六尘。没有觉照,随他青黄赤白,老少男女,乱转念头。对合意的,则生欢喜贪爱心;对逆意的,则生烦恼憎恶心,心里常起妄想。其轻妄想,还可以用来办道做好事,至若粗妄想,则有种种不正邪念,满肚秽浊,乌七八糟,这就不堪言说了。


白云端禅师有颂曰:「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


又《金刚经》云:「应如是降伏其心。」


儒家亦有「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说法。


儒家发愤,尚能如此不被物转,我们佛子,怎好不痛念生死,如救头燃呢?应须放下身心,精进求道,于动用中磨炼考验自己,渐至此心不随物转,工夫就有把握了。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图片


明朝初年,湖南潭州有一黄铁匠,以打铁为生,人皆呼为“黄打铁”。那时正是朱洪武兴兵作战的时候,需要很多兵器,黄打铁奉命赶制兵器,日夜不休息。


有一天,某僧经过他家,从之乞食,黄施饭,僧吃毕,谓曰:「今承布施,无以为报,有一言相赠。」黄请说之。


僧曰:「你何不修行呢?」黄曰:「修行虽是好事,无奈我终日忙忙碌碌,怎能修呢?」


僧曰:「有一念佛法门,虽在忙碌中还是一样修。你能打一锤铁,念一声佛,抽一下风箱,也念一声佛,长期如此,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日命终,必生西方极乐世界!」


黄打铁遂依僧教,一面打铁,一面念佛,终日打铁,终日念佛,不觉疲劳,反觉轻安自在,日久功深,不念自念,渐有悟入。


后将命终,预知时至,遍向亲友辞别,自言往生西方去也。到时把家务交代了,沐浴更衣,在铁炉边打铁数下,即说偈曰:「叮叮当当,久炼成钢,太平将近,我往西方。」泊然化去。当时异香满室,天乐鸣空,远近闻见,无不感化。


图片


我们现在也是整天忙个不休,若能学黄打铁一样,在动用中努力,又何患生死之不了呢!我以前在云南鸡足山,剃度具行出家的事,说给大家听听。


具行未出家时,吸烟喝酒,嗜好很多,一家八口,都在祝圣寺当小工。后来全家出家,他的嗜好全都断除了。


虽然不识一字,但很用功,《早晚课诵》、《普门品》等,不数年全能背诵。终日种菜不休息,夜里拜佛拜经,不贪睡眠。


在大众会下,别人欢喜他,他不理会;厌恶他,他也不理会。常替人缝衣服,缝一针,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针针不空过。


后朝四大名山,阅八年,再回云南。是时我正在兴建云栖寺,他还是行苦行,常住大小事情都肯干,什么苦都愿意吃,大众都欢喜他。临命终时,将衣服什物变卖了,打斋供众,然后向大众告辞,一切料理好了。在四月时收了油菜籽,他将几把禾秆,于云南省云栖下院胜因寺后园,自焚化去。


及被人发觉,他已往生去了。其身上衣袍钩环,虽皆成灰,还如平常一样没有掉落,端坐火灰中,仍然手执木鱼引磬,见者都欢喜羡叹。他每天忙个不休息,并没有忘记修行,所以生死去来,这样自由。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









图片
图片

五台山的云,是文殊菩萨在说法

“依止”才是修行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

这个“门”,需要信心才能入

【文殊寺佛像故事系列】普贤显圣

寻找人生的归处

和合了,佛法就现前了

高品位戒体,从日日闻思修里来

只要你有信心,佛就有能力

你能跟着走多远,祂就牵多远

对修道非常重要的生命状态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参禅要旨》(九)〡怎样学菩萨道
· 《参禅要旨》(八)〡修与不修
· 入定,入的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 《参禅要旨》(七)〡普茶时,老和尚嘱咐的话
· 《参禅要旨》(六)〡这四种境界都是病,我今与你们对治之药
· 《参禅要旨》(五)〡参禅方法之下篇
· 《参禅要旨》(四)〡参禅方法之上篇
· 《参禅要旨》(三)〡用功的入门方法
· 如何坐禅: ......
· 《参禅要旨》(二)〡初参与老参,各有注意处
·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一)〡参禅的先决条件(上)
· 虚云长老法语:参禅的目的
· 虚云老和尚:《参禅法要》|照顾话头与反闻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