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ǒu 蕅 yì 益 dà 大 shī 师 农历正月二十一, 天台宗三十一祖、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圆寂纪念日。 |
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莲池、蕅益)之一,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
PART 1
辞亲出家
俗姓钟,江苏吴县人。父亲十年持念大悲咒以祈子,母亲金氏梦观音菩萨抱儿授之而生大师。大师七岁即茹素,十二岁读儒书,以传千古圣学为己任,誓灭佛老二教,开荤酒,作《辟佛论》数十篇。
十七岁时阅读莲池大师的《自知录序》与《竹窗随笔》,幡然认识到以前的错谬,将所著的《辟佛论》付之一炬。二十岁,注解《论语》,至“天下归仁”一句时,不能下笔,废寝忘餐三昼夜,大悟孔颜心法。其年冬,父亲亡故,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发出世心,每日持诵佛名,尽焚文稿二千余篇。
二十三岁时,听一法师讲《首楞严经》中的“世界在空,空生大觉”,心生疑团:“为何有这样的大觉,竟如此推崇空界?”闷绝无措,自感昏沉散乱颇重,功夫不能相续,遂于佛像前发四十八愿,决意出家,体究大事。
大师为防母不允,私自出家。出家之后,刺舌血写下了《寄母书》,以表自己对母亲的深情和坚决出家之志。
PART 2
参学悟道
二十四岁时,梦中礼拜憨山大师,恳请上乘佛法。时憨山大师在曹溪,不能往从,乃从憨山大师门人雪岭法师出家,命名智旭。
同年,入径山坐禅参究。第二年夏天,用功到极处,身心世界,忽然消殒。因而了知这个身体,从无始劫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只是坚固妄想所现的影子,刹那刹那,念念不住,的确不是从父母生的。
这时,一切经论,一切公案,无不现前,无不通达。久之,则胸次空空,不复留一字注脚。
越一年,大师仰崇莲池大师而作私淑弟子,于莲池大师像前自誓受比丘菩萨戒。尔后遍阅律藏。在三次阅律藏基础上,撰《重治毗尼事义集要》,为明清以来最精湛的律学著述。
PART 3
广学专弘
二十八岁时,母亲病笃,痛切肺肝,丧葬尽礼,誓住深山,掩关修道。关中大病,乃以参禅功夫,求生西方净土。
尔后,多次结坛闭关念佛(或持往生咒),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师身体力行,广学专弘,扭转当时轻视净土之势,莲风一时大振。
五十二岁时,结夏北天目,究心毗尼,念末世欲得净戒,舍占察轮相之法,更无别途。六月,述《占察善恶业报经疏》。
蕅益大师《刻占察行法助缘疏》力赞此经云:此《占察善恶业报经》,诚末世多障者之第一津梁也。坚净信菩萨殷勤劝请,释迦牟尼佛珍重咐嘱。三根普利,四悉咸周,无障不除,无疑不破。三种轮相全依理以成事,故可即事达理。二种观道全即事而入理,未尝执理废事。又复详陈忏法,即取相即无生,初无歧指。开示称名,观法身观己身,顿同一致。乃至善安慰说,种种巧便不违实理。此二卷经,已收括一代时教之大纲,提挈性、相、禅宗之要领,曲尽佛祖为人之婆心矣。
PART 4
真身不腐
五十七岁时,大师示疾,遗命身体火化,屑骨和粉,分施水陆禽鱼,以结往生西方之缘。跏趺而坐,面西念佛,举手而逝。
圆寂三年后,门人如法荼毗。启龛,见大师趺坐巍然,发长覆耳,面貌如生。
火化后,牙齿俱不坏,与鸠摩罗什大师的舌相不坏,同一征信。门徒们不忍遵从遗命,便奉灵骨,建塔于灵峰。
PART 5
开示节选
蕅益大师著述宏富,凡四十余种。
净宗著述主要有《弥陀要解》、
《灵峰宗论》以及大师亲选的
《净土十要》等,
都是净业行人修学的经典之作。
12
学佛证道三大要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
二要具足刚骨,
三要开发见识。
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
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被情欲牵、熟境迷,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
无真正见识,饶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师恶友引诱,轻安少得萦惑,或堕光影门头,或坐知见窠臼,乃至或以味禅为功德,或以空寂为家乡,极胜亦流入二乘权曲境界,无由直趋菩提。”
——摘自《灵峰宗论》
PART 6
舍利塔
蕅益大师舍利塔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