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的心是广大的,是深心信解;我们的心是肤浅的,还相信感官。
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告诉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如果我们的心拘束于眼耳鼻舌身意之间,我们就落于色身香味触法的枷锁中,就变得有限有量,变得不自在。
老子说,行愈远,知愈少。了解十方诸佛要靠我们的心,我们的心本身就尽虚空遍法界。
有了这样的智慧,再做世间的事,每一个都能够圆满。而反过来说,如果忘失了菩提心,纵行善法,也如同魔业。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九集
——主讲:传喜法师
(长按观看超清版视频)
供神和供佛菩萨,到底啥区别?就像蜗牛和牛的不同,变色龙和龙的不同,天花和天女散花的不同,一句话概括,压根不是一回事。
将“供养”玩到极致的做法来自《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心间发出无数光,光端出现普贤菩萨,每个普贤菩萨心间又发出无数光,每个光端又出现供养天女与天子,手持无数供品,遍满虚空的诸佛菩萨面前一一献供。
菩萨们炫酷的供养,明显已超越此维度众生的理解,咱暂时操作不来,憧憬一下就好。但八万四千法门中,通俗易懂的“法供养”却人人可行。
看传喜法师宣讲《普贤行愿品》,感恩亦是供养,报恩即是修行,生一份欢喜心,结一段殊胜缘,走心供养,从我做起。
声明: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视频来源于慧日传媒,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
转发是分享,请将这份功德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