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最笨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2016-03-16 07:14:00 发布: 人气:8

图片
周利槃陀伽尊者


周利槃陀伽,扫地大师,生于舍利国一个婆罗门家庭。他的反应非常迟钝,连他父亲都无法教会他世袭的婆罗门宗教习俗,槃陀伽甚至连一行印度教圣典《吠陀经》都记不得,他既不会读也不会写。


槃陀伽的哥哥却很聪明并博学有礼,得到所有婆罗门徒的喜爱。当他们的老父死后,兄弟二人遇到一些佛陀的弟子,不久哥哥就出家为比丘,槃陀伽被认为太笨不适于出家,只好独自龌龊地住在附近。


有一天,槃陀伽的哥哥鼓励他去求阿难(佛陀的侍者)让他出家。槃陀伽回答:“像我这样低能的人,如何能渴望加入殊胜的佛陀僧团呢?我甚至连最简单的偈颂也记不住,每个人都知道我愚笨无比。”


哥哥很同情地说:“槃陀伽弟弟,在佛陀慈悲为怀的教义下,社会地位和学习能力并不重要,高贵广大的心量才是最重要的,你一样也可以入门修道的,你自己去请示佛陀吧!”


槃陀伽很恭敬地来到佛陀及其弟子阿难面前,全知的佛陀洞悉槃陀伽谦卑和纯净的心,就在祇树给孤独园要阿难尊者为槃陀伽剃度出家。


阿难教了槃陀伽这么一个偈颂:

诸恶莫作,使自己免于邪恶的思想;

众善奉行,莫执自我,

正念、正知、正命,则能免于伤害、烦恼,

这就是诸佛教示。


3个月后,可怜的槃陀伽仍然记不得这么一个偈子,而所有其他的新出家众早就把整章经典背熟了,就连当地的牧羊人也都熟知这简单的偈颂和好几个其他的偈子。


槃陀伽很丧气地去见阿难尊者,恳请其他的教法及指示。而阿难也发现自己无法教导他,阿难说:“如果一个人无法学习并记忆任何事物,出家的目的是什么呢?”于是尊者祝福他之后,就让他走了。槃陀伽独自坐在祇树给孤独园外伤心,直到佛陀隔天亲自发现了他。


慈悲的佛陀了解所有发生的事情。槃陀伽禀告佛说:“世尊,我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也不是一个好比丘,这究竟错在哪里?我有什么恶业呢?”


佛陀告诉他:因为他前世是一个过度矜持的婆罗门学者,在那一世,他无情地诋毁其他学者的教义,只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并假称有神通,所以这世槃陀伽便要受苦且缺乏智慧。


槃陀伽说:“打从我小时,老师们都骂我愚笨,如此笨的人要怎样才能变得聪明呢?”


佛陀以偈颂回答:宁为智者所轻,也不受幼童之赞,自知己为幼童者,实为智者; 自夸聪明者,实是幼稚笨者。


既然连博学多闻的阿难都无法教会这愚笨的比丘,佛陀就亲自教他。佛陀要他勤快地打扫寺院来清除业障,同时要边扫边念诵、思维两句话:“拂尘、扫垢。”槃陀伽每日也要帮其他比丘们擦拭鞋子。


“槃陀伽,你能擦鞋子吗?”佛陀问他,“你能扫寺院吗?”


槃陀伽回答:“世尊,我可以学习扫地和擦拭,但我无法记得那两句法语。”


佛陀要他跟着自己复诵那简单的两句:“拂尘、扫垢。”一而再、再而三地一起复诵。槃陀伽终于好像铭记在心了,然后佛陀为他祝福后就离开了。


图片


但当槃陀伽开始打扫寺院时,他仍无法记得佛陀亲自教他的简单两句话;幸而阿难尊者在庭院,槃陀伽就请尊者在他勤劳工作时,能偶尔提醒他应该念诵的句子。最后,他终于记熟了这简单的偈子,而能一边工作一边思维了。


擦拭比丘们的鞋子对这愚痴的比丘而言是另一个障碍。槃陀伽现在做这件新工作时,他无法记得那两句在他做前一项工作时所背起来的话。于是耐心的阿难又再度教导他。槃陀伽的确是整个佛教僧团里最迟钝的一员。


慈悲的佛陀以他神力加持,使寺院的灰尘没有穷尽,好让槃陀伽不停地忙;他同样也加持着比丘们鞋上的泥土。用这个方法,睿智的佛陀增长了勤勉、虔敬的槃陀伽的修行。只要还有事做,槃陀伽就不断地清洁,同时谨慎地将佛陀的教诲记在心上──“拂尘、扫垢”变成了他的真言。


许多人嘲笑这位愚蠢的家伙,却也不得不赞叹他的信心与勤勉。而有智慧的人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比丘──虽然有先天上的不足,却在认真地清除业障、寻求开悟。


槃陀伽很认真地工作,按照佛陀的交代,恭敬虔诚地扫地擦鞋。而且,在他将佛陀要他背熟的几个字再三思考后,他开始更深一层地去探究它的意义。虽然寺院的灰尘怎么也扫不干净,但他的觉观却在他心灵深处开始绽放。


“佛陀的意思是指外在的尘垢呢?或是内在的尘垢?”他沉思:“什么是外在的尘垢?什么是内在的染污?我的业障在哪儿?”以这种方法,这位愚笨的扫庙僧──佛陀弟子中最蠢的一位──开始在他的日常杂务中禅修。


有一天槃陀伽静静地在扫庙的同时自我观照,佛陀所开示的一个偈颂很自然地从他心中升起。其实那些句子就算他曾听过,也不可能记得,更别说要熟背它了:

尘是执着,而非泥尘,智者弃之; 垢是瞋恨,而非泥垢,智者弃之; 尘垢是无明,此外无他;智者清除此污垢与障碍,即得解脱。


因为这瞬间浮现的偈颂,槃陀伽了解到贪、瞋和痴三毒是轮回的根本,他打破了自我的幻象、一切迷惑的根本。


突然间,愚蠢的槃陀伽高声呼叫:“看到了,我清楚地看见了。敬礼世尊!”因为在那当下,手执扫帚,他透视幻象而证得开悟。


精进禅修许多年后,槃陀伽成为十六罗汉之一,广为弘扬佛陀的教法。每个人都很惊异僧团中最笨的比丘竟能达到如此崇高的心灵成就。有一次,当槃陀伽阿罗汉正教导12个心存疑惑的比丘尼和一大群无尽数的在家人时,其中12000人立刻证得不同层次的开悟。


又有一次,佛陀接受一位医生的午餐供养,除了扫庙僧槃陀伽外,其他比丘都被邀请了。然而佛陀在他座位旁摆了一个座位给槃陀伽,并直到这位没受过教育的阿罗汉被请来坐在适当的位子上后才肯受食。


佛陀亲口说,在他众多的弟子中,最擅于转换他人心念的是善良的阿罗汉槃陀伽──扫地大师。时至今日,据说那些无法记忆或了解佛陀教法的人,若能全心全意地向槃陀伽祈请,都能开展他们的心智能力。槃陀伽印证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内心的开发,真诚的心灵修持远比只学习智能知识更为重要。


图片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阿胶!补你一滴血,剥它一张皮
· 斯里兰卡朝圣之旅(六)
· 传喜法师:菩提花开!‖一个生命要不断升华,直至开花结果
· 慧日佛教英语-JOIN US!
· “人机大战” 佛家怎么看
· 斯里兰卡朝圣之旅(五)
· 传喜法师:“朝圣”就是密集型思考‖当提起正念,融入人海一切不空过
· 获得全世界102个奖项动画片——《El empleo 雇佣人生》
· 舍利有多尊贵?科学仪器下舍利的神奇性
· 《佛说阿弥陀经》第三十八集 壮美极乐国土
· 斯里兰卡朝圣之旅(四)
· 超级震撼丨僧家的庄严
· 《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
· 传喜法师:找到度你生死的师父,比沉香救母都难
· 斯里兰卡朝圣之旅(三)
· 香港中文大学微情书一等奖:你还在我身旁
· 斯里兰卡朝圣之旅(二)
· 许巍:读经治愈了我的抑郁症
· 世界顶级科学家潘宗光:我为什么信仰佛教?
· 斯里兰卡朝圣之旅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