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好法师,之前看到法师一些传记,看到您对于显、密、律、禅各家都是有很深入的研究,我想问一下,在这个时代,我们怎么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怎么理解这些宗派之间的关系?
传喜法师:这位先生说的是佛门里概念性的东西,禅、净、密、律。像我们河南有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那少林寺的外面,其实离它不远还有一个寺庙,现在已经很残缺,我也去过,那是律宗祖庭。
以前白居易在那里受戒,那个石碑到现在还卧在那里,我去的时候一半埋在土里,躺在地上。那个是乾隆的碑啊,被砸成三截,他们说是因为民工打牌嫌不方便,说那个太长了,把它砸成几截,这些国宝啊一片狼藉。
但那里从唐朝的时候就是中国很著名的律宗寺院,很多知名的大家都在那里受过戒。你像唐太宗李世民,他自己签名的时候都说“菩萨戒弟子世民”。
从中也可以知道,我们佛教里这些宗派都曾经很兴盛,祂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的。
“律”是行为标准;佛的心义——佛心中的真实义就是“禅”;但作为载体就称为“显”;像文字,这些都是谁都能看的,比如你查字典可以把这个字查出来,但是内在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它真实的含义又称为叫“密”。
虽然是一篇文字在那里,但不是谁都可以读得懂,懂这个里面的真谛就是称为“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文字是载体,是“显”;文字的意义是“密”;
传播这个真实义的叫“禅”;你去行持这些文字的,又是叫“律”。很多名字,但不同的侧面,其实都是一个。
换一句话说,当你去实践的时候,变成行为准则的时候,这就叫“律”;当我们去研读的时候,作为文字载体来说祂就是“显”;当你明白祂真实义的时候,这就叫“密”;当你领悟于心,已经超越文字相了,运用自如了,那就叫“禅”。
阿弥陀佛!
传喜法师答河南媒体记者问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