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美云(1964年7月14日),台湾歌仔戏名伶,精擅生角与三花,在台湾名气很大,所获荣誉甚多:1996年获颁台北市「优秀青年奖」,1998年当选第十七届全国十大杰出女青年,2000年《北港香炉》荣获2001年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2007年荣获第42届金钟奖(传统戏剧类节目奖),2010年荣获中国文华大奖特别奖,2012年荣誉第十六届国家文艺奖,红遍两岸戏曲界。唐美云是虔诚佛教徒,吃素已20年。因为演新戏中将演出地藏王菩萨角色,她于2011年10月剃度皈依佛门,短期出家,法号本传。本文图片中多数为她2011年剃度时的照片。
明亮的眼睛,乌黑清新的短发,以沉稳的音调操着一口雅驯的闽南语,这是国宝级歌仔戏名伶唐美云小姐给人第一眼的印象。或许因为戏曲艺术的工作,时常需要与自 己的内心对话以揣摩各种角色的特质,也或许因为歌仔戏的剧目多来自经史等古典文本,耳濡目染下,她谈吐间给人一种温文儒雅的感受。
虽成长于歌仔戏世家,为鼎鼎大名的“戏状元”蒋武童与名小生唐艳秋之女,唐美云一开始并不是那么热衷于歌仔戏,更没有想过从事戏曲的工作,一直到15岁那年,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母亲以一双绣花鞋劝诱而为她展开了舞台表演的人生。
多年来,唐美云在歌仔戏上的耕耘与成就有目共睹,不但在歌仔戏曲方面得奖无数,戏迷们更可在每年的国家戏剧院戏码中找到她所导、所演的精彩好戏。
唐美云说:“我希望用我的作品来纪录每一个阶段,纪录每一个心情、每一个奋斗。”从戏中,她深刻体验到人生的真谛,在各种戏码所传达的不同时空、不同角色 中,她体悟到生命的无常。她认为以“平常心”活在当下是最好的生活与工作的态度。“未来还很久,说不定你还没烦恼到那时就不在了,所以都不用烦恼,当下应该做的,你觉得不要有遗憾,就应该现在去做。”
因为父亲过世,唐美云开始尝试茹素,对于父亲往生的不舍,让她不断思考着生命最终的归宿,之后又因戏中扮演“地藏王菩萨”,刚好让她延续吃素的习惯。而真正让唐美云决定终身茹素,是一次开刀的经验。
“一般如果在手术后,精神恢复,麻醉针剂退了伤口一定会痛。躺在病床上,我忽然间有一个深深的体悟,就是要被送进手术房时,医生说要半身麻醉,我很怕痛,所以 要求要全身麻醉。我想当全身麻醉以后,动手术时完全不会感觉到痛,而当麻醉药消退后,是伤口痛到让我醒过来。我在病床上,一边伤口痛一边想着,我虽被麻醉 了,动手术才割这一刀就已经很痛了;很多吃荤的人,都说要活鱼三吃,鸡要新鲜的等等,那些动物在没有昏掉的情况下,硬生生被刀割下去,那不是更痛……那个当下就忏悔,我就一直想以前实在很不应该,怎么会吃荤……”
这次开刀的经验,让唐美云在当下体悟到所有生灵都是有血有肉、有知觉有感情的,她不仅毅然决然地吃素,更在剧组里与大家分享吃素的好处。大家总是羡慕她有清晰的头脑、过人的精力,即使日以继夜地忙碌工作,还能保持良好的肤质。她告诉大家,这都是吃素的好处,吃素让身体内血液更干净清澈,让人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清醒的头脑。
唐美云为虔诚诠释佛教歌仔戏《宿怨浮生》,2011年在皈依上师-灵鹫山心道法师主持下,举行短期剃度出家仪式,谈到落发的心情,剃了光头的她说:“头发留了好多年,长长短短,不会舍不得。剃了头真的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年轻时就曾经想要出家,但心道法师告诉我,只要随顺因缘,终有一天会回到因缘的路。我也希望这次短期出家、受八关斋戒,能够让善福德俱足,就像我们台湾整体环境,需要大家身体力行去落实善行。”这也方便了戏中的光头造型。
唐美云20几年前就有出家念头,但被妈妈阻止。剃度时,她邀请82岁的妈妈、演员方馨、江祖平、叶家妤、许秀年等人观礼,妈妈还数度红了眼眶。
唐美云歌仔戏团曾在国家歌剧院上演《宿怨浮生》,在这部戏中,她从角色之间的个性、关系、因缘、情感中,体悟到生命中甚深的道理,她体会到“忏悔心”的重要,从真正的谦卑忏悔中,才能开始“爱你的敌人”,才能化解过往的宿怨。带着怨念的人,其实才是深受其苦的人,“怨恨”的巨大力量,让人不断地迷惘轮回生 生世世,得不到平静与自由。
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思考,我们更能够体谅所谓的敌人,对他生出慈悲与怜悯,而这样才有可能化解那个“怨念”的结。
她的这番话,深深触动我们的心,让我们不禁思考着:真正的慈悲与爱心,是不是要像她一样,从日常的饮食与每一个动念、言语和行为开始;她的体悟与见地,实在已是一位有甚深修为的行者风度。在访谈的最后,唐美云小姐不忘提醒大家要多关心我们的地球与环境,她表示:“当地球有变化时,不是只有你有问题,不是只有你有危险,是所有你爱的每一个人都将面临危险。所以一定要吃素,应该从自己本身做起,再影响身边周遭的人,共同爱地球,共同爱我们所有的人。”
——摘自“智悲佛网”公众平台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