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源-传喜法师2015年6月1日晚于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举办传统文化讲座

2015-06-05 12:21: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2015年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也恰逢佛教卫塞节。在同济大学校团委组织下,传喜法师在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举办了题为《华夏之源》的传统文化讲座。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闻学堂是同济大学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打造的场地,闻学堂内明朝特色的家具,显得古朴庄重、氛围雅致,书香茶韵也在随时恭迎师生们前来享受清净时光。闻学堂兼具教学、展览、讲座多种功能,曾经获得在全国高等院校同类机构的奖项。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本次讲座的组织者——同济大学校团委的副书记崔莹老师致欢迎辞,并为前来聆听讲座的师生们介绍传喜法师。

图片图片
  讲座开始,法师提到,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交流访问中,越来越体现其重要的作用;党和政府甚至将之提升,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国家主席更是将之上升到信仰的层面,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只有建立了对于传统文化和道德的信仰,我们的国家才有力量。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人类历史进入21世纪,欲望的膨胀,资源的过度开采,人逐渐被物化,因此我们今天对民族之源的探讨,与精神之源的连接至关重要。发展前进中的人类社会,持有的是一张不能回头的单程车票,精神世界的贫瘠,使我们无法解读先祖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怀,我们实在是有愧于这一撇一捺的大写的人字。

图片
  华夏民族的先祖们,其精神道德,对于后代子孙,有着既古老又永恒的意义。世界各地的文明在最高层面上都是相融相通的,但当今世界,唯有我们华夏儿女,直接传承了古老的文化脉络。尽管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但中国文明从来没有出现过断层,我们更不能让精神文化的瑰宝丢失在我们的手中。
图片
图片
  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华夏谓中国,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传喜法师从远至西周所建立的礼仪、冕服华章的礼制中,撷取一二,略加讲述,例举了周礼中所使用的礼仪器物,解释了至简甚深的“道”是如何蕴含于器物其中,并由此而阐发了华夏文明人天合一的精神内涵。
图片
  法师继而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吃饭穿衣、行住坐卧的行为细节中传扬传统文化的精神。指出我们的老祖先们所立下的种种规矩,无一不体现了古人系心于“道”,于生活中时时不忘修道,不忘对自己当下行为的自觉和省察,这就是中国圣贤教育的精髓之所在。
图片

  讲座结束后,同济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的曹老师发言,赞叹传喜法师将科学与哲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生动地阐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祝愿同济大学的同学们多多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爱好,加强个人修为,过有意义的人生。


文字 何方 摄影 善振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前世今生:俄专用相机拍到人死前的灵魂离体
· 佛法不讲运气 修行更重福德
· 六道中的阿修罗
· 信为道源功德母
· 超越生死险狭
· 视频│“超体”不是妄想!佛陀教你如何脑细胞100%开发
· 凤凰网:认真把握精神文明建设“一二三四五”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28”重要讲话体会
· 依传承得加持
· 解脱靠信心
· 2015年“六一儿童节”恰逢重大佛教节日“卫塞节”
· 《人民日报》: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 著名科学家们发现:宇宙竟是大脑,大脑也是小宇宙
· 福德带你接近实相
· 闻尘清净证圆通 ——传喜法师圆通禅寺说圆通
· 依善知识破无明
· 佛门最高寿-----1072岁的宝掌和尚
· 不孝父母,拜佛不会有感应的
· 弥陀如何带业
· 从善如流 2015年桐庐圆通禅寺观音文化节见闻
· 珍惜因缘依止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