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今日到访中国,他的访华第一站,就选择了西安,你知道是为啥么?难道是为了他们?
今晨,印度总理莫迪抵达西安机场,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省长娄勤俭在机场迎接
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印度总理莫迪,穿一身鲜艳的印度民族服饰,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在公开照片中,莫迪又穿上了标志性的“莫迪长衫”和“莫迪坎肩”。据印度媒体报道,莫迪的衣服材质多以棉麻为主。(华商报孙宏伟)
此次访华,印度总理莫迪表达了期待之情:“回忆与习主席的会谈以及他邀请我访问他家乡西安;期待访问历史悠久的西安,其与玄奘及他对印度之行取经有密切的联系。”
他为啥这么期待访问西安呢?除了与习大大见面,难道他还是为了他们而来...
为了大雁塔?
先让我们看看,100年前大雁塔...
摄于清末时期,具体年份、拍摄者已经无从得知。大雁塔为唐玄奘法师亲自设计,依照印度佛塔所造,并取名大雁塔。大雁塔建成一千多年来,所存照片无数,现存最早的照片摄于约100多年前的晚清时期,华商记者从本地收藏家处找到七张不同时期大雁塔旧照,带您领略一下大雁塔的变迁。这七张大雁塔的照片均为西安文史专家、收藏家宗鸣安先生数十年来多方搜集到,一些来自于地摊上买来的旧照片,一些是从上海拍卖会上买来的文史资料中发现,能集齐各个年代的大雁塔旧照实属不易。
1908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所摄。足立喜六先生当时在西安的关中书院担任教习,经常带着相机在城中拍摄照片,回到日本后,还写了一本长安的见闻录,这几张照片均为他所摄。
1908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所摄。几张照片的拍摄角度均不同,从这几张照片上可以看出大雁塔当时的样貌和周边环境,塔体有较多杂草,为了固定塔顶,还加了绳子栓牢,宗老师介绍,绳子还有“惊鸟”的作用,绳子随风摆动时发出的声音,可以赶走飞鸟,以防鸟在大雁塔上筑巢或做其他“破坏活动”。
1908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所摄。大雁塔外的田地,西安当时的蓝天白云也清晰可见。
1925年日本旅游者所摄。此幅照片从正面拍摄,大雁塔前历代题名碑参差可见,大雁塔尽显自然古朴之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当时的陕西师范学院内拍摄。这张照片出自宗鸣安先生所著的《西安旧事》。古老的大雁塔下,陕西师范学院学生在操场上碾麦,当时称之为教育和劳动相结合,这张照片充满时代气息。
民国时期大慈恩寺正门。
华商记者 狄蕊红
当然,也还有他?
对,就是那个帅酷的唐僧,1000多年前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成就来今天的西安中印最高会晤。
那是一场比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深刻一万倍的旅行,一个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到了“西天大雷音寺”——印度那烂陀寺
就是这座废墟所在,那烂陀寺,一千多年前
西游记就是根据这段历史写滴,当然孙悟空是有原型的,据说是印度的一个猴子王。
玄奘在印度名气大的不得了,念过书的都知道他。因为佛教衰落、印度历史记载遗失,后来全靠玄奘写的“旅游攻略”,印度才知道了当年老祖宗的很多事情,简直就是印度的“司马迁”。所以,印度还在那烂陀寺附近盖了一座“玄奘纪念堂”。
当然,唐朝时玄奘西天取经,一路逢凶化吉,靠的不是齐天大圣,而是一部神奇无比的经书,那就是《心经》,是半路上一位神秘高僧传授的,今天我们看到的心经译本,就是玄奘从梵文翻译来的。太牛了
莫迪是名虔诚的教徒,精通瑜伽,对三藏法师肯定膜拜的很,这次来西安看看老师父、老先生,也算是印度人民向玄奘致敬吧。对了,莫迪的这个瑜伽动作叫“跏趺”,佛祖流传下来的打坐标配动作。
注意看佛祖的盘腿姿势,这就是跏趺,用跏趺动作打坐静坐,功效神奇。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咧,唐僧回到西安,收到了当时皇帝的国礼迎接,还建了当时最宏伟的五星级写字楼,供玄奘工作、翻译。
后来,玄奘法师圆寂后,灵骨舍利就葬在长安区的兴教寺,现在已经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这就是兴教寺玄奘的灵塔,旁边两个小的是他的两名大弟子,都是传奇人物。
有人问为啥莫迪要去大兴善寺?小编查了资料,确实没发现两者有啥直接关系,但当年有印度高僧来大兴善寺交流、翻译佛经,也算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场所吧。
今年是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回到长安1370周年,特殊的年份,特殊的城市,特殊的会面,当年种下的因,今日还在结出果实,冥冥之中早有约定吧……
(来源:呆叔解忧台)
这,你就明白莫迪总理首站选择西安的原因了,除了这里是习大大的家乡,还因为他们....
这眼看到中午了,莫迪总理会吃点啥呢?
听说莫迪总理是素食主义者,不知道,他会不会喜欢上我们陕西的凉皮...
或者冰峰?
...
总之,莫迪总理,习大大家乡,欢迎您!
来源:新华社、陕视新闻、凤凰网、呆叔解忧台
——摘自“华商报”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