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利用佛所说的法来修行,不知道自己过去生的情况,不知道心和法是否相应,那么开始的时候,诵经、打坐、参禅、念佛等等,都需要去摸索,以后就好了。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法门,一门深入,但是不要贪多。读哪一部经都行,但是要深入。
就像古人讲的故事,把小耗子装在木盒里,那个只朝着一个地方啃的耗子,很快就可以出来;而那个这儿啃啃,那儿啃啃的耗子,估计永远都出不来。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不可能全部法门都去修,一会儿修这个,一会儿修那个,这样修的只是福德,而不能够了生死。
我们大家对于我们的修行、念佛,或你专持一行,或是诵经、诵《金刚经》,天天不断,永远如是,这叫功力。你乃至于诵一部《阿弥陀经》,你临命终时绝对生得到。所怕的什么呢?中断,诵着诵着断了。
我们修行人,如果你几十年如一日,专持一门都可以。我看见一个人——咱们不说他的名字,就是现在的,他对佛,你说他信吗?不信。你说他不信吗?他持《大悲咒》。我一听他念起《大悲咒》来,念得我糊里糊涂,我不晓得他念的什么《大悲咒》。
但是他几十年就这么样念,活了九十多岁。他也吃肉——他不吃素,但是他临命终时候非常地清楚。他九十三岁吧?他跟他的儿子写份嘱咐,他说:“我要死了,我要走了,我不吃了,你们帮助我请师父们念经,只给我念《大悲咒》,不要念别的。”他除了信《大悲咒》之外,别的都不信。他能够预知时至,知道他要走了。
而且别人向我讲,走的时候非常清楚。他说观音菩萨来引导他来了,来叫他来了,接他走。虽然没说极乐世界,他念《大悲咒》就是观音菩萨救他,观音菩萨就来把他领走了。
我们信佛的人很信,我也很信。不管他别的一切错误,不管他,只是他念《大悲咒》几十年如一日。只要你有一行法门,这就叫功夫。就怕什么呢?今天修修这个,明天修修那个,或者是中断,效果就没有了。
在这个五浊恶世的末法时代,我们要有一门深入——不是怎么深的研究,你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你从来一天没断过,阿弥陀佛还不能接你吗?
但是你得按照大势至菩萨说的,光念不行,忆佛念佛,必定见佛。你口里念,心里还得想,心想就叫“忆佛”。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大势至菩萨说一定能见佛。这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大势至菩萨说他证得圆通,就是忆念。
佛为什么要讲经?我们为什么要听经?佛说法时,以种种方便善巧来告诉我们身、口、意怎样去做、去行。佛亲口所宣的戒律,指出了我们该做与不该做的。佛悲心所流出的戒法,是保护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就不造业,六道轮回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了。一定要通过听经闻法懂得道理,明理后,心中无疑惑,才能按着道理去做。
如果过去的宿业没有忏悔,新的业还在造,这样怎么能开悟呢?怎么能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呢?想修定,想修慧,一样都修不成。没有办法,业给你障住了。你得先把宿业忏尽了,而且别再造新的,那才有希望修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