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
讲到底,心就是法。
当一个弟子去忆念师父的时候,他不一定会讲师父给我传了什么法,我怎么怎么修行。反而是生活中的一个故事、一个场景,会成为师父跟徒弟之间重要的生命联系。
师徒之间的生活乃至琐碎的事,实际上都是法。但当你跟师父在一起的时候,你不一定知道,以为这不就是生活琐事嘛?实际上我们跟师父之间的一切都是法。
法就是心,心就是法。
DASHENGWUTAISHAN
圆瑛长老的灵塔边,是上明下旸大和尚的灵塔。弟子追随了师父一辈子,可能才有资格跟师父的灵塔放在一起。玄奘大师也是,他的灵塔边上也有两个塔,一个是韩国的圆测大师,一个是我们中国的窥基大师。仅有这两个大徒弟,可以在圆寂之后享受跟师父葬在一起的级别。
但是看到的时候我也在思考,我们死的时候跟师父在一起重要,还是活着的时候在一起重要?其实活着的时候才最重要。所以大家要珍惜,你跟师父在一起的所有经历,实际上都是你以后修行当中珍贵的佛法。
你看我前面摆了这么多小老虎,这就是鲜活的佛法。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看寺院的大事记,曾经在这里的生活那么真实地发生了,但是回头去描述的时候却早已朦胧,回首过往,记忆也早已发黄。
所以新年守岁这个话题我们要多想的(辞旧守岁|看不见的时间,我们如何守得住?)。心越清净,过往就越清晰;心越浑浊,过往就越模糊。
我们的生活往往都是由很多细节组成的,一般没有什么大的事件,点点滴滴才拼出了这个巨幅画面。纵使让大家写修学笔记,实际上重点也不是为了要你们记住什么。修行更重要的,有可能是忘掉一切。
忘掉,心灵才能清空。
因为当你清空了之后,才能记,记了之后才能梳理,就像梳头一样,我们的心灵其乱如麻,只有一遍又一遍地梳,才能越来越整齐。相对的,一个逻辑思维越强的人,他的心灵往往也越空灵。
我们写笔记也是这样的过程,通过记录来自我梳理。通过闻思、学习,来深度地耕耘我们的生命,将过去、现在的愚痴的土壤翻一翻,板结的把它打打松。
这样能达到一个什么状态呢?我执不再很强,心灵有可能也不再顽固,获得一个比较松弛的、柔软的、空灵的生命状态。
写文章也是这样,不同的文体,是议论文、抒情文、论证文,还是散文、诗、歌……它都不一样的。为什么诗那么灵动?就是因为心灵的空间大。它一句一句之间有非常大的跨越度,同时又有内在的链接。一个心胸不旷达的人,他没有办法去作诗的。
我们修行也需要达到这种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