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供养,让功德增胜的妙法

2021-09-25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如果读过《普贤行愿品》,皈敬、赞叹、供养,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三个愿。皈敬不只是皈依一位地藏王菩萨,也不只是一尊菩萨,而是尽虚空遍法界的诸佛菩萨,无穷无尽。这样的皈敬,这样的赞叹、供养,同时把自己化现无数身在那里礼敬,乃至于世间所有的事物,想到什么,就供养什么。


如果这样用心,走到花店,用你的心力把这里的花移去供养佛菩萨,这就是普贤菩萨的供养。如果扩大一点,那不只是未来百千万亿劫,也就是无穷无尽不可思议的劫,而且你本身就是地藏王菩萨,这样的供养,供养自己,供养无边的身云。


图片


所以看你怎么用心,也就是指我们现在凡夫的一念心——你一天当中是怎么想的,做些什么,想些什么,也不需要打卦、算命,这些经上都告诉你了,只要一念间就行了,一弹指间皈依就脱离三途了。


如果至心诚恳地念一部《地藏经》,经经都是互通的,或者念《普门品》《普贤行愿品》《金刚经》。每部经典都是相通的,就看修行的人,受持读诵的人怎样用心;把孩子、父母都观成地藏王菩萨,我替他们服务的,跟给地藏王菩萨服务的,一样是通的。


地是心地,性是藏性。人人都有心地,都有藏性,你供养谁都一样。不过这种境界、这种观不容易修,你临时想一下都行,如果静下来十分钟都可以,如果你赞叹一切佛,赞叹一切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菩萨都可以。


我这样是开阔地说,刚才那段经文是局限的,你要是这样来讲因果,这个因所得的果就不可思议,最后就成就佛果。如果你一天就做家事,每月拿点工资吃饭,有空就随便念念经,你的功德很小。要是把它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它变化一下——反正都是想,为什么不想好一点,大一点?你的心愈开阔愈好,总比想烦恼好,烦恼到这里来就会产生变化,烦恼到这里也变成智慧了。“烦恼即菩提”,含义就在此。

图片

如果你一天到晚在想烦恼,你的一点经历或皈依地藏王菩萨的功德也变成烦恼了,你正在念经,家人打闲岔,心里过意不去;刚拿起经本,家人就来了,你就作烦恼想——应作智慧想:“这下刚好,他也得到好处了,就给他回向一下。”千万莫作烦恼想,就看你的用心怎么用。


所以要是能至心归敬、瞻礼、赞叹、供养,当然要得福报。不要求世福,也不要求天福,而是要求智慧、求佛的福德,把这个百千万劫在天上受胜妙的福德布施了,这就叫布施。


 梦参老和尚开示

图片

古文殊寺简介

古文殊寺佛像随喜

古文殊寺原创短片合集

文殊菩萨智慧灯共修活动通启

“供养”看似向外付出,实则是向内的积累︱《普贤行愿品讲记》第9集

七月十五自恣日:供养十方众僧,能成就殊胜功德!

供养三宝的功德,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

佛典故事 | 猕猴供养佛陀证阿罗汉果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十三 || 供养三宝,得紫磨真金相

一个具足福报、因缘、智慧的人才能看到的世界

盂兰盆法会开示集锦 | 惭愧心是进德修业的基础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悟公上人 | 念一句阿弥陀佛与念十方诸佛名号无二无别
· 付出虔诚,必然收获庄严和清净
· 【公案寓言】以貌取人的过患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修行一定要守好自己的三门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中华再起 文明再兴(七)
· 修行,就是“陶”、“冶”的过程
· 悟公上人 | 这朵莲花,是你得度的因缘
· 心态,决定生命层次的高低
· 【茶香慧日寺】:佛法的特质
· 虚云老和尚:放下一切,是放下甚么呢
· 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考验
· 【中韩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净化自己的心灵
· 修行,增福延寿最好的方法
· 虚云老和尚:整日忙忙碌碌如何修行?
· 做噩梦的时候,你能从梦中醒来吗?
· 悟公上人 | 依了这个方法去修,一定可以结成功德圆满的果
· 好不容易修来的福报,千万不要漏掉了
· 印光大师: 成人善念 不成人恶念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追求智慧
· 中秋明月夜,读佛门高僧写在月光下的最美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