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与不信的困境
佛教进入中国已经两千年了,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但是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有怎样的困境呢?我们并没有享受这种文化的传承,还没有一接触就学习、滋养在其中,而是先在信与不信之间挣扎一番。虽然佛教早就不需要我们去检验了,但是我们还一直沉浸在这种挣扎里。
甚至我们学佛一年、十年也好,始终还有一个要检验佛教是不是正确的影子,那种阴影已经成为我们意识的主体了。我们现在学佛还属于客体,始终会拿逻辑思维的探照灯去检验佛陀的智慧。
我们学佛久了,就知道这是一种愚痴的习气残留,但它竟然会那么固执、习惯性地存在在那里,阻挡着我们不能很好地受用佛法,这个缺陷以后会越来越严重,我们这一代人努力地学了、克服了,但是下一代人有可能更严重。
很多人认为如果看不到地狱就没有地狱,实际上我们不来五台山,文殊菩萨也在这,不信佛佛也存在,不是因为信佛了才会有佛,不是因为看到地狱,才开始有地狱。当传统文化、生命的经验、因果的规律,对于轮回和业果报应的知识,我们视而不见,这种知识的分数越来越低的时候,我们就不知道善恶对错,就会形成整个人类的共业命运。
最近听闻一个说法“彭祖伏羊肉”,就是伏天要吃羊肉一个月,还以彭祖冠名。彭祖活八百岁是因为珍爱生命,可是这个商标却贴在了他头上。古语讲网开一面,网就留一面,把其他三面都撤掉,天地有好生之德,人要向天地看齐。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天地好生之德的产物。
二、最后的答案
轮回是一场泡沫剧,说它没有却很真实,说真实它又是因缘所生,不是固定的,我们需要觉悟的因缘,有了觉悟才能选择正确的行为。
当共业成熟的时候,我们常常比喻一杯水和一杯汽油放在那里,火来的时候谁会燃烧?汽油会燃烧,但水不会。所以我们要制造一点善业,善的业是人造的,恶的业也是人造的。就像放生,就算知道有人会抓也不要因此打击到我们放生的这一点美好的心态,善良要很坚强,千锤百炼而不退步。自己要意识到善良的价值,它的宝贵,我们生命中的善良要像钻石一样,永久不变色。不要因为别人抓鱼,我们就改变了善的立场,你放归你放,他抓归他抓,两个人的业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很重要的修行,我们好好学佛,把善建立起来,从模糊的轮廓到清晰的形状,然后变成3D立体的,可以触摸得到的善良,再把它扎上保险带。
吃素也是一样,我们能建立坚定的吃素的理念吗?当别人劝你说吃素没营养,你会被他说动吗?如果自己很坚定,理论很清晰,能够划清善恶的界限,恶就能杜绝乃至消融。我们有这样的定力才能说服别人,否则,自己概念模糊,都不能说服自己,怎么能说服别人。
这也是我们要努力学佛的原因,佛菩萨也有这个困惑。祂久劫修行、福德无量,怎么才能让我们感受到呢?形容佛菩萨叫“老婆心切”,比喻佛菩萨要救度众生的态度,就像你家老奶奶一样,啰里啰嗦,悲心切切,对子孙是那种护念。
有时候那些长辈对孩子的关怀完全超过了对自己的关心。这不仅发生在他活着的时候,以往有很多祖先的魂魄能够有机会来人间表达的时候,往往第一句话还是关心家里的孩子。所以死亡并不是天堑,它割不断人与人之间浓郁的情感。
前一段看到网络上有人点评修行人在路上朝圣礼拜的图片,说这是一种迷信,下面有一个评论总结的特别好,他说:“没关系,在我们的生命尽头,会有答案告诉我们,他所做的具有怎样的意义。”
最终,在每一个人的生命尽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