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山东省临沂大学音乐学院王老师请法,4月26日晚,传喜法师赴王老师所经营的庭韵琴行,为三十余位工商企业人士传播佛法。
琴行有中西乐器多种,茶香陈列,氛围雅致,可见用心精巧。
琴行的老师们供养民乐曲目:琴萧合奏《阳关三叠》、筝《春江花月夜》、《彝族舞曲》、葫芦丝《梨花雨》。
传喜法师开示:自古以来,音乐文明都是位于人类文明的高端,因其深远意境,蕴藏的能量,可令悟者食而不知其味。孔子逃难时,在卫国长恒被围攻,粮草断绝,却临危不惧,以琴声为食粮,经五日后方才脱险。
《阳关三叠》的情景发生在清明时分,朝雨浥轻尘,青青柳色新,通常被解释为送别友人的绸怅。弹奏的人再三重复:就要西出阳关了,就要离别永不再见了。而我们学佛人听琴,更要体会曲中之境,琴外之意,催促自己,出了阳关这个生死的关口,就只能独自一人,如《地藏经》里说,纵使父子再度相逢,也不可能代受其业。
琴曲韵动的音符,有永恒的魅力。音乐在古代是人神之间的桥梁,是用来供天祭祖的。我们但凡有好的东西,先要想到供天、敬祖先,祖先们在受苦,子孙的心不会安的。
中国文化是道学的文化。三教都是通大道的。文以载道,音乐也是如此,祖先们通过流传千古的作品,提醒我们要保持正念,充满了对子孙后代的关怀。
佛陀有一个名号叫做“调御丈夫”,意思是佛陀可以像调琴弦一样,把修行者的心性校准。释迦牟尼佛六年苦行之时,有一位天神示现弹琴,启发佛陀弦太松不成调,太紧则会断,佛陀因此而放弃极端的苦行,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乳糜供养,恢复健康,行于中道,直到证悟成佛。
我们在这里,享受优雅舒适的环境,但是福报难消,佛门有句话:“有维摩手眼斗金易化,无弥勒肚皮滴水难消”。趁此良机,皈依佛门,得天神保护,才是明智的选择。
皈依的人并不太多,离席者有一半以上。法师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没有人能够决定别人生命的选择,对于离去的人,虽感无奈,然而,“垂纶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因缘于他日际会之时,再忆今日之事,方知意义所在。
王老师恳请传喜法师留下墨宝。感知遇之难,法师写下“高山流水觅知音”,笔罢,抬头问道,“你们找到知音了吗?”
摄影 妙馨 文字编辑 何方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