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兴隆塔始建于隋文帝时期,北宋时重修,为八角十三层的楼阁式砖塔。下边七层宽大厚重,上边六层骤然缩小,形成塔上塔的奇观,为全国独有,是兖州古城标志性建筑。
隋文帝杨坚虔敬信佛,得天下后将舍利分成八十四份,分送于全国三十一州起塔供奉,其中兖州兴隆塔便是其中一座。2008年,孔孟之乡兖州出土了佛顶骨舍利,兴隆寺地宫打开后,发现了极其珍贵的石函,石函内有鎏金银棺、金瓶、佛顶骨舍利、佛牙等珍贵圣物。据碑文"中书门下"碟(文书)记载:970年,僧人法藏法师从于阗国请回释迦形像、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菩提树叶等,历经三代高僧,至1062年,法雨法师始起塔供奉。
传喜法师领众在供奉舍利的金瓶前,虔诚礼拜本师释迦牟尼佛,并供养《心经》、往生咒。率领众弟子口称“南无阿弥陀佛”,转绕出土石函,祈佛加被,开启智慧,妙明现前。
下午,传喜法师一行驱车前往山东邹城拜谒孟庙和孟府。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继孔子至圣之后的“亚圣”,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孔子学说,著《孟子》七章,共三万七千字之多,形成了系统的孔孟学说。
孟庙内多奇树,唐槐宋柏,形貎殊特,苍遒如龙,如蛇如龟,布满庭院,多为宋代所植,近九百年,古意盎然。
亚圣殿是孟庙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其内供奉有亚圣孟子牌位。以石刻覆莲作承托。大殿的巨型石柱底雕莲座,为明代维修此殿时所制。大殿正面重檐之间,高悬一匾,上书“亚圣殿”楷书贴金大字。殿之正中门额上,悬挂“道阐尼山”横匾一块,意思是孟子的思想都是源于孔子。迎门两柱正面镌写一副抱柱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以赞誉孟子上承尧舜之道,与大禹颜回同忧。门匾和对联均为乾隆皇帝手书。大殿正中的龛内供奉着衮冕九旒九章的孟子塑像。横悬有雍正皇帝手书“守先待后”金匾一块,即承先启后之意。
在亚圣孟子牌位前,传喜法师领众顶礼一切古圣先贤,以《心经》供养,愿圣贤之教,再次光复于中华,道统不断,人民内守精神,崇道修德。
康熙御碑亭东侧,竖有《孟母断机处》、《子思子作中庸处》、《孟母三迁祠》和乾隆皇帝的《述圣子思子赞》、《述圣子思石刻像》等石碑数幢。这些石碑有的是从其它地方运来,都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孟庙内有碑碣林立。碑林保存了孟庙从秦到清朝历代碑碣280多块。从字体上分,有篆、隶、行、草、楷书等,像一部活生生的书法简史,可惜历史久远,拓片过多,许多已经字迹隐晦。
后人称誉孟母“三迁之教,炳彪天壤”,“子之圣即母之圣”。孟母殿内孟母三迁的故事,阐释了孟母的教育观念,注重环境对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增,近墨者黑”,孟母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孟子,为后世母范。
孟母殿内,传喜法师对孟母“杀豚不欺子”的故事重新进行了解释。史载: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子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通常这则故事表达的是孟母言传身教,言出必行,行必果。法师认为,孟子对被杀之猪,实则心存不忍,而孟母借此机会教育孟子:正因为人要食肉,所以猪才会被残杀被食啖。这则故事与米勒日巴尊者教育弟子惹琼巴不食众生肉有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孟子广大的仁爱观。
孟庙西侧的孟府,与孟庙仅一路之隔。正是季春时节,院内紫藤、流苏满树花开,香气四溢。
孟府大堂是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接待官员、宣族规家法,和处理公务之所。大堂前檐下正中悬挂着清雍正皇帝手书“七篇贻矩”堂匾。七篇指《孟子》七篇;贻,是遵守的意思。雍正皇帝的用意是告诫孟家后代要用孟子的《七篇》作为言行准则和规范。门两侧檐下廊柱上,悬挂着隶书抱柱楹联:“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说明后代帝王对孟子学说及其世家后代的重视和推崇。
在孟府的山东大学儒学研究基地内,传喜法师有感于孟子“民为贵,君为轻”和“性善论”的思想,对随行众阐发了东方式民主的内涵。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鼓励百姓行善戒恶,认为统治者的任务在于匡扶正义,树立道统秩序,将每个人都培养成为君子,这样人人都可成为尧舜,这也是孟子宣扬“性善论”的意义所在。孟子说“平治天下,舍我其谁”,这个“我”是代表每一个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地是无形之父母,父母是有形之天地,每个人都可为天地之主。释迦牟尼佛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个“唯我独尊”也是指人人都有佛性。这就是东方式民主的内涵,“民为贵”的内涵。自由是来自高度觉悟后的自我约束,一个人有圣贤之心,就不会安于凡庸,如果安于凡俗,生命则迷失于川流不息的现象之中,如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个人修身养性,天地有化育之德,这种东方式民主是高于西方的民主自由和法治的。早在元朝,西方人就在研究东方的统治哲学,马可波罗经过观察后提出,东方社会是以哲学家的思想统治社会,百姓都受圣贤教育,像哲人一样思考。即使小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一双筷子都有很多的精神含义。中国人将有形之物赋于精神理念和人文内涵,这是中国人的神圣之处。我们要复兴传统文化,使民族得以源远流长,就要将精神建立在山一般的高度之上,源远才能流长,民族自信,和国家自信才能重建。
归途中,又有彩虹来相送,辉耀于泱泱齐鲁大地的天空。春风吹过,愿悠远的齐风鲁颂再次吹拂中华,温暖久历沧桑的人心。
摄影 善振 妙馨 文字编辑 何方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