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穿梭,觉海不动转,端坐莲光里,分身化娑婆。”温岭市明因讲寺上式下德老和尚舍利塔前,传喜法师即兴吟诵一首偈语,双手合十,高声称念:祈愿式德老和尚不违安养,还入娑婆,早日乘愿再来!
——传喜法师
明因讲寺为唐代古刹,又称“小明因”,位于浙江省温岭市龙鸣山麓,古木高可参天,这里成就了一代代的高僧,教化了一朝朝的众生。明因讲寺就是开导众生明因修果,愿众生具乐及乐因,愿众生离苦及苦因,这个“因”很重要。 说来,我与式德老和尚,与明因讲寺的缘分很深的。我最早做居士的时候,在下方广寺曾经亲近过式德老和尚,老人家特别慈悲。我在《出家因缘》这本书里讲的就是式德老和尚。老人家在下方广寺做当家,我当年恰巧四处朝山时无意间走到了那里,天色已晚,老人家亲自给我开门,知道我还没吃饭,又亲自下厨房给我煮面,我一边吃,老人家一边问:“你是哪里来的?”我说:“我从大佛寺到天台山一路走来,也不知道这里有寺庙,只是看到一盏琉璃灯,就朝着这盏琉璃灯摸过来。”老人家又问:“你家里兄弟几个?”我回答说:“兄弟六个。”老人家一拍桌子:“你不出家谁出家啊!”非常奇特,本来我只是想朝山拜佛,找山洞,没有想到出家。修行不一定要出家,我当时是那种观念。但是到了石梁,因为式德老和尚的因缘,第一次有人提出让我出家。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要不要出家?刚才说道,我与上式下德老和尚的一段因缘,不久我就出家了,经常去天台、国清和石梁,每次都住在石梁。再后来,听说式德老和尚到温岭建小明因寺,就很少见到他老人家了。今年,我来到温岭,不想老和尚已于去年圆寂,刚才我看到老人家的照片,去塔院顶礼的时候,似乎超越了时空,又想到老和尚给我煮面聊天的一幕,“你不出家谁出家!”那句话久久荡漾在耳边。
佛教,无非“因果”二字,世间有世间的因果,出世间有出世间的因果。明因讲寺,顾名思义,明因地,因是最重要的,天台宗《始终心要》有云:“初心毕竟而不二,二心还是初心难”。从《妙法莲华经》来说,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花果同时,妙法的这朵莲华是花果同时的,因和果是不二的,所以初心毕竟而不二。初心是花,毕竟是果。但是,众生如果想明白这朵花,明白妙法之莲华,他就需要善知识来提携和引导,善知识破我们的业障、消我们的业障,我们才能明白这个因。这个因,是百千万劫难遭遇的,多少众生,百千万劫轮回到今天就是不明其因,特别是不明白转凡成圣的这个因。当然,世间有世间的因,比如说身体病痛、心灵痛苦或者短命,什么因才感这个果?杀生吃肉,不爱惜生命。家里感情不好,夫妻感情不好,家里不和合,又是什么因?邪淫。社会不讲信誉,众生口德不好,什么因?这是过去妄语的果报,妄语的因所感的果。
所以,世间有世间的因果,出世间有出世间的因果,乃至我们成佛的妙法莲华,虽说因果同时,但是这里面的因还是最重要的。从修行的角度上说:“但得除妄,不须修真”。要想明白这个真,明白成佛的因,是要善知识提携的,是要善知识拨云见日的。我们看《法华经》,首先是佛入无量义,无量义出定后讲了《无量义经》,然后照见诸佛世界,诸佛菩萨现前。弥勒菩萨出来问:“为什么能看到十方世界,诸佛世界都能现前?”文殊菩萨来回答,佛陀此刻还在入定呢,文殊菩萨回答了之后,佛陀出定。舍利弗尊者祂来请法:“佛陀,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威德力?什么因缘放大光明?”释迦佛陀说:“不可说,不可说。”但是,舍利弗尊者请法不懈,释迦佛陀总算答应了。答应了之后,却有五千比丘退席,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跟佛陀这么久了,什么法都听过了。这就是魔障现前,有业障的走了,等他们走了之后,佛陀才说:“此众无枝叶,唯有诸贞实!”剩下来的都是有信心的。所以,大乘佛法是靠信心而成就的。甚至,佛陀在宣讲《法华经》的时候,连舍利弗尊者都说:“如果我们不是从小跟着您几十年,看着您如何教化众生,我还以为今天是魔在说法。” 当中还有一个情节,智积菩萨大概觉得这部《法华经》讲得差不多了,就禀告多宝如来:“差不多了,可以走了。”释迦佛陀说:“善男子,且待须臾,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相见,论说妙法,可还本土。”佛陀说还有一位弟子在龙宫说法,马上就回来。智积菩萨一听是文殊菩萨,就留下来了。不久,文殊菩萨带着许多菩萨从龙宫里返回,智积菩萨上前就问:“你以何法教化众生?”文殊菩萨说:“我以妙法莲华教化众生!”智积菩萨继续问到:“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稀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否。”文殊菩萨回答:“有裟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能至菩提。”智积菩萨就想:释迦佛陀快入涅槃的时候才讲《法华经》,你竟然以这么殊胜的法来教化众生,而且还是教化龙族,不单单是旁生道的众生,还是个龙女,竟然跟她讲《妙法莲华经》。智积菩萨忍不住继续说:
“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智积菩萨当场表示怀疑。这个时候,佛陀的弟子舍利弗也表示怀疑: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来!龙女!你自己给大家汇报汇报。”文殊菩萨边说边唤龙女。龙女出来要汇报的时候,诸多菩萨摩诃萨都表示觉得怀疑:龙女怎么可能听得懂,她要是听得懂这部《法华经》,她就能成佛的。
龙女把自己随身携带的宝珠供养给佛陀,佛陀接受了供养。龙女转过头来对智积菩萨和舍利弗尊者说:“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否。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此处说的大意是:大家看到我把龙珠供养给佛陀,佛陀接受了,这个速度很快,但是我成佛的速度比佛陀接受我供养的速度还要快!这句话很重要,许多人糊里糊涂地就读过去了。有人供养,有人接收,还有我给你取的这个动作,成佛是有没这些动作的。成佛有没有取,有没有舍?成佛,没有取没有舍,没有来没有去,没有增没有减。接下来:“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法华经》的核心就在这里,龙女成佛是整部《法华经》的精华所在!《法华经》的修行次第非常神圣,在《药王菩萨本事品》这一品中,有药王菩萨燃身供佛的记载,药王菩萨涂的香油是什么?香油是指资粮,把清净的身口意变成智慧,燃烧智慧之火供佛,这是非常非常殊胜的。所以,当年智者大师在看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赞叹到:是名真精进,是名真供佛!是名真供养!《华严经》有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我们依教奉行,我们身口意都安住在这种资粮中,再以积累的种种无漏资粮,用智慧之火作供养,这是最殊胜的。燃身,不仅仅是说燃烧我们的身体,而是积累清净的身口意资粮,以智慧的资粮之火燃烧。大般若智慧当中,这是最精进的。智者大师也是看到这里的时候,恍然大悟,进入这个大智慧境界,现证大苏觉悟!大苏觉悟就是:“灵山犹在,法华未散”。
——文字编辑:妙丽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