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退失道心

2013-08-11 10:39:00 发布: 人气:6

        因為學佛法的時候,有的人初發心的時候:心很熱。但是有時候,碰到實際問題的時候,跟你自己心裏所想像的有差距。你比如說:你自己學佛心很熱的時候,你來做義工了。你會發現:啊呀!那些師兄弟怎麼,怎麼還有這些毛病習氣啊!那我們在座,我們如果提到這個問題的話,你想我們大家腦子裏會想:這個很正常啊!因為人非聖賢。 雖然這些師兄弟們,大家做義工,但是,不是,那都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之前都是各行各業的,各種習氣毛病。現在來學佛了,現在來做義工了,不代表他就是佛菩薩了。但是說,肯定還會有自己的習氣毛病,但有的人碰到別人的習氣毛病的時候,自己的這個熱心就會有打擊。覺得學佛怎麼會是這樣子,其實這跟學佛不一回事。你遇到的那個只是這社會當中該遇到的。 

        學佛,佛法是淨化自己的,說明自己要被淨化,那對方也在學佛,也有待予淨化,所以要給對方空間,你給對方空間,就是給自己空間。往往自己退心就是什麼,就是不給對方空間,你就把這個事情看死了,你把一個人又看死了。你認為這個人:“我討厭!我不要!” 你不要了嗎?你把自己也開除掉,自己也就道心退掉了。

        “這地方!我不去了!我不去了!”你不單單把某個人看死了,把某個事看死了,也把某個道場看死了,其實都不是,都是在轉變的。山不轉水轉,水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都在轉,每天都在轉。

        每個人都在進步,事情都在逐步地完美。所以你這個時候,要給自己一個空間,你要給別人空間,就是給自己空間。所以這個就是剛學佛的時候,自己的主觀的意識是比較強的,所謂的我執就表現在主觀意識上,很少用智慧去看,觀察這些事物。

        用忍耐心來面對這個逆境,一個空性的,有空性智慧的人就是遇到逆境的時候,他能夠安然而過,他能夠在一種忍耐的,忍耐還同時產生法喜。所以我們佛教裏有一句話叫“竹疏不妨流水過”。竹子,竹子一棵一棵的,水流過來是不是擋礙?不擋礙的。“竹疏不妨流水過“就是講這個意思。

        我們遇到什麼事,我們自己心要有一個空的,空性的心。那你縱使遇到逆境,你也能忍耐,但忍耐的時候你還覺得:你還自己,還會得到一種快樂。所以別人會覺得:啊呀!這個人好沒有道理。你怎麼也能接受,你怎麼也忍受。別人旁觀的人好像都覺得替你打抱不平,但是你覺得這沒有什麼,這很正常,對不對?就像顏回一樣,顏回哦!別人是不堪其憂,他是不改其樂,對不對?他在這個困境當中,他在艱苦當中,他覺得很快樂。別人覺得哦,這個很難忍受。所以我們學佛,慢慢慢慢地這樣子,越來越實質。得到佛法的力量的時候,你就這個道心就越來越不容易退,退的原因常常會生起,但是你就是怎麼都就,怎麼都不會退,像不倒翁一樣,怎麼動都不會倒。


        摘自2012.10傳喜法師《細說佛法》開示集錦


         佛教慧日

         微信公众平台总指导:传喜法师

         责任编辑:释宝乾

———————————————————

本文視頻觀看


[若流量有限,建議用WLAN上網聽開示]




相关文章
· 殊胜的供养修法
· 学佛修法,不要求发财
· 怎么样真正的看破放下,发起菩提心?
· 口头禅难抵业力
· 佛教为什么不提倡显神通?对苦修的看法。
· 内心时刻存善出恶,则身语二业也必是善业,一切施为皆是自利利人!
· 微信公众平台
· 【每日法语】印光大师称自己为“常惭愧僧”,常常对自己都有一种惭愧心,就是教众生要有惭愧忏悔之心
· 【开示荟萃】众生之佛性
· 微信公众平台
· 【每日法语】真正修行人,言语愈少愈好,你的心永远是定的,永远是静的。
· 相聚有缘
· 微信公众平台
· 【每日法语】修行之人不提天
· 世间上的烦恼,都是因人看不破、放不下,所以不得自在。
· 【开示荟萃】浓浓师徒情
· 【今日法语】怎样保护世界和平
· 三问三检昨日之业
· 【每日法语】自我驾御生命方向
· 【开示荟萃】慧日高悬 入佛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