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的秘密

2021-04-17 21:31: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为什么峨眉山叫大光明山?

大光明山代表诸佛的大光明藏。

我们要积累广大的资量,

才可以用智慧的眼看到它。

 


1

善财童子遇文殊菩萨


普贤行愿品

在佛教的很多大乘经典里,普贤菩萨是很少出来的,为什么?我们学佛要有一个入口处,然后心开意解,开智慧,这都是善知识的工作。但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文殊菩萨教化善财童子,善财童子开了根本智,然后文殊菩萨让他找学习的榜样,去学习别人开了根本智之后都在做什么。


图片


然后善财童子一个一个地去学习,一直到第五十三位菩萨,才遇到普贤菩萨。菩萨有五十三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是诸佛如来的功德海。为什么峨眉山叫大光明山?这代表诸佛的大光明藏,这不是简单可以看到的,我们要积累广大的资量,才可以用智慧的眼看到它。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普贤行愿品》就是以善财童子为修行的模范,从第一位遇到文殊菩萨,然后百城烟雨,参学那么多师父,最后遇到第五十三位---普贤菩萨。




2

龙树菩萨龙宫请回《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有上、中、下三本,即广、中、略,广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所以龙树菩萨在龙宫看到的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尊者就把下本背会了,回到人间之后,在印度用笔墨把它写出来。


这部经典是什么时候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呢?早在东晋年代,由佛陀跋陀罗尊者翻译了《六十华严》,后来在唐初由实叉难陀尊者又翻译了《八十华严》,在唐末由般若三藏法师翻译了《四十华严》,但总的来说,从《六十华严》到《八十华严》其实也不完整,所以当时唐朝的皇帝就派人到印度,求取十万偈四十八品圆满的经文。


图片


最后有一位南印度乌查国的国王知道了之后,就将自己收藏的《四十华严》亲手抄写了一部,派使臣进贡给唐朝德宗皇帝。德宗皇帝再颁圣旨,以国家盛事的仪式,礼请般若三藏法师来翻译。这部《四十华严》其实就是详细地解说《入法界品》,特别是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这是前面的《六十华严》、《八十华严》都没有的。


下本《华严经》翻译到中国来的只有八十一卷、四万五千偈、三十九品,还有九品没有翻译到中国来,还在印度。虽然是不完整,但是像清凉国师这些大善知识们认为:这部《华严经》有已具足序品分、正宗分、流通分,已经具足佛经的基本架构,所以这部经也算完整,我们是可以受持的。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虚云老和尚:信心坚固,以一句佛号为自己一生的依靠
· 【英法德意日五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甘露醍醐 | 贡高我慢的山倒下来了,佛就在那里如如不动
· 一个觉醒的生命才能把人生转悲为喜
· 【英法德意日五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睡觉和修行
· 微信公众平台
· 当我们皈依三宝的时候,要这样观想
· 如何念佛忆佛必定见佛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见诸相非相
· 甘露醍醐 | 这样的“信”,才能去极乐世界
· 当自己被别人冒犯的时候,你就想…………
· 敦煌本《六祖坛经》·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八)
· 【最新视频】生命获得真实的这趟旅程,我们一起走......
· 《佛说无量寿经》经典小视频合集
· 对法,要有一种渴仰之心
· 印光大师:为骗钱念佛也种大善根缘于佛的悲愿力
· 【日语视频】在佛菩萨的眼中
· 甘露醍醐 | 什么是因入果海、果彻因源?
· 印光大师:常常好像亲身在佛陀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