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里的故事
《佛陀传》的剧情中,有一段讲到阿阇世听说他父王频婆娑罗王迷恋上芒果夫人,就感觉自己的生身母亲受到了欺负,所以想要杀了她替母亲报仇。可是在他不知道芒果夫人是谁的情况下,却爱上了这个他要杀的仇人,被她的美色勾了魂,而芒果夫人也迷恋上他王的气度,被这种欲爱控制着,爱恨情仇就这样交织着,一会天上一会地下,一会火中一会冰中,在几秒钟的时间里情节大翻转。
你说那是爱吗?很多人都会说是爱,但有时候实际上只是一种欲望,爱和恨的颠倒与无常。
还有一段剧情刻画了摩登伽女爱上阿难尊者,我们在座的也都同情摩登伽女,因为她对阿难的爱是很真实的。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她的生命里也没有什么佛教概念,当她长大成人,追求异性的时候,她看到这位刹帝利的王子,又是跟着佛陀的侍者,他那么高贵的气质,又和蔼可亲地出现在她的视线里,她爱上了这位比丘——阿难。
她来到佛陀面前,句句都说她爱阿难,佛陀问摩登伽女,“你爱阿难什么呢?”摩登伽女答道,“我爱阿难明亮的眼睛,我爱阿难英俊的鼻子,我爱阿难迷人的耳朵,我爱阿难甜美的声音,我爱阿难高雅的步伐,我爱阿难的一切。”
佛陀问,“阿难眼中的眼泪不净,鼻中的痰不净,口中的唾液不净,耳中的耳垢不净,身内的屎尿肮脏不净。婚后行不净污秽,生子后便老病死,由此观之,阿难的身体有何值得爱的?”
为了进一步引导摩登伽女领悟不净观,佛陀叫人把阿难的洗澡水端出来,对她说:“你既然那么爱阿难,这盆水是阿难的洗澡水,你就将它喝下吧!”摩登伽女吓了一跳,说:“佛陀,您是大慈悲者,这么脏的水为何叫我喝呢?”
佛说:“每个人的身体原本就是这么脏的,现在阿难健康时你就已经嫌脏了,那他将来老死败坏时,你又将作何想呢?”
佛陀既而很慈悲地看着她说:“阿难也爱你,他不但爱你,他也爱这个世界,阿难的爱你有看到吗?你要保护阿难的这个爱。”
这时摩登伽女跪下来,说:“我的爱太自私,我只是占有的爱,让他在我身边。”实际上她知道,她的爱会摧毁阿难的爱,会破坏阿难的道行,也会扼杀阿难心中伟大的爱,他爱世界、爱众生的能力都会被严重影响。
在那个时代,摩登伽女能深明大义,能懂这个道理还真的不容易,即便是现在,也未必所有人都能懂。因为她懂,所以她就能站在她爱的人的角度去思维,当她爱阿难心中所爱的时候,她一下子就变得伟大了。所以她说,“我也愿意加入佛陀的队伍,我的生命也愿意这样活着”。
摩登伽女出家不久之后,就证得阿罗汉果。这是发生在佛教历史上的一段故事,也是《楞严经》的序。
摩登伽女的故事和阿阇世的故事就形成了极强烈的对比,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所以这是生命中很重大的一个课题。
为什么佛教里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真正的爱不需要交易,不需要利益关系,也不需要血缘关系。而建立在肉体关系上的爱,更多的是一种欲望,是一种低级生命的病态。一个圆满的生命所释放出来的慈悲的爱,就像佛陀描述阿难尊者那样,这是他内心的一种高贵品格,是一种心灵状态。
孔夫子也说,“食色,性也。”这就是生命中的两大自然法则,我们修行人要想了生脱死,就要攻克这两大课题。只要你一天是凡夫,就会陷入食色的困局中,这个课题就会困扰着我们。如果我们交不了一份好的答案,就解决不了我们内心对荷尔蒙的反应。只有当你的生命站得足够高的时候,你才能超越这种低级的荷尔蒙作用下的生命基本规律。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