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之前,我在家里是老小,虽然在农村和城市辗转,生活的重担却没有压到我身上,我都是旁观者。
我有五个哥哥,我看到他们的家庭,看到他们的生活,就觉得不需要了,别人的经历我借鉴就行了,不需要亲自去品尝的。如果都要去自己品尝的话,再多哥哥也没用的,他们的生命经验不会成为你的积累。
每个人有亲人、朋友、同学,看到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这些事例,乃至电视、电影里的各种角色的演绎,都可以成为我们生命的借鉴,不需要再重蹈覆辙,我觉得一个人应该是这样的。
有时候看到世间的痛苦会很难过,比如台湾有个医师,在家的时候叫郭惠珍,后来她出家了叫道证法师,我去台湾的时候特意去了她的寺院。以前看过她好几本书,有一本名字叫《倾听恒河的歌唱》,每次看我都泪流满面,因为书里大多描述的都是痛苦,诸如病苦或者那种生不如死的那种状态。
我看到这些世间的痛苦,就产生了一个非常大的疑问:为什么人非要撞到南墙,头破血流才知道回头呢?生命难道一定要这样吗?死到临头了才知道念阿弥陀佛吗?
道证法师非常慈悲去帮助那些处在痛苦中的人,劝他们念佛,放下一切,求愿往生极乐世界。当一个生命完全放下了,不再去跟疾病较量的时候,一心求愿念佛,一条新的生命之路就打开了叫“重开生面”。
在生死轮回的路上恰恰是山穷水尽,完全走在绝路上的时候,这一句佛号恰恰又让生命柳暗花明。
苦能变成“道”的资粮是值得的
人是需要自我管理的,如果在稍微好一点的环境里,就容易放逸,失掉正念。我们在这里呼吸,也没觉得呼吸有什么特别,需要什么代价,把你放到四千五百米高的地方试试看?
那你就会想着我为什么在这里?因为每一口呼吸都那么艰难,你就会安住在“嗡玛呢呗美吽、嗡玛呢呗美吽……”里,因为你没有精力可以分散,只有静下来,安住在法里,身心的消耗才会小,而当你安住在法里的时候,才会开启生命的另一个频道。
心不是靠空气活着的,如果靠呼吸才能活着,人死了“道”不就没有了吗?诸佛的国土和我们心内的光明是不需要用呼吸去维系的,但是你在呼吸很通畅的地方不去想这个问题,不依止在那个“道”里,这才是问题。
当有的人在很痛苦、艰难的环境里,找到“道”了,跟“道”在一起的时候,他宁愿过那种艰难的生活。当他真的安住了,跟心光在一起的时候,他得到的法的受用是超越肉体的苦的。
也就是说肉体的苦如果能换得,心中佛法之门的打开。能够进入到那种光明、寂静,“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如果能契入的话,就会克服身心对优越物质条件的执着,即使处在极端艰苦的物质环境里,也会因为内心有对善知识,和法的依怙而得以超越。
摘录自传喜法师开示
往期回顾
三光照相 万品流形 人途超急 时代虚盈
淳风久谢 浇俗濳生 爱波滔识 业雾昏情
猗欤文殊 五台腾迹 妙道乘幽 元源控寂
鹫峰遐峙 龙宫广辟 慧日舒光 慈云吐液
宝传兹日 法像斯时 瞻风侯景 梵刹开基
准绳秋子 取则迦夷 业隆千载 道盛一期
至人惠利 正觉津梁 明示衣珠 大开宝藏
伫契圆明 崇缘方广 国家隆盛 同享遐昌
关注我们 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