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都在推蔬食,再不吃素就OUT了!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护人员和病患的饮食健康,2020年6月12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开素食餐厅,取名叫“一品斋食疗馆”,采用自助取餐、按量计费方式,人均消费约十五元。
其实我们都还记忆犹新,2017在湖南,出现全国首家素食病房。
2017年4月10日(周一),在湖南心血管科专家萧长江博士的积极倡导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联合推出全国首家“素食病房”,启动“每周一素”送餐公益计划,率先于湖南掀起医疗界的健康饮食革命。
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素食进病房这种体验式健康教育,唤醒更多的心血管科等慢性病患友,回归健康饮食结构,重塑健康生活方式。
相隔一年,又在湖南,2018年的4月10日,全国首家“素食医院”正式落户长沙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长沙市天心区人民医院)。(新闻来源华声在线)
全国首家“素食医院”——长沙市天心区人民医院
素食医院,旨在通过推广“每周一素”理念,为医患人员提供一份免费素餐,唤醒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健康饮食观念,回归以素为主的传统饮食结构,重塑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今医院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可是患者数量却并未有所减少,反而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超出肿瘤及其他疾病,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首届湘雅名医、湘雅二医院原心血管内科主任、长沙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长沙市天心区人民医院)“E心联盟专家诊室”首席专家赵水平指出,主要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人吃得太好、运动太少。
开展体验式素食健康教育,把素食带进病房,不仅因为素食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各种维生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抑制和康复有着极大的好处。
赵水平表示,开展体验式素食健康教育,把素食带进病房,不仅因为素食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各种维生素,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抑制和康复有着极大的好处。
同时,还可以让更多人通过接触、了解素食健康教育,体验素食的味道之美、健康之美,从而令更多人回归到健康的生活习惯中来,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湖南舔砖增瓦。
长沙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长沙市天心区人民医院)业务院长童俊杰说道:“作为全国首家素食医院,希望通过每周提供一餐免费素食的方式,改变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的饮食模式,达到一种食疗和医疗的双层治疗,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他从医三十多年来,先后被评为人民网中国十大健康风云人物"、"央视感动中国的十大医生"、"凤凰卫视十大风范大国民"、"人民网社会责任十大中国博客"、"三九健康网十大名医博客"等,在一场大病之后,胡卫民医生彻底践行素食生活。
2019年12月28日“为民素记”素食餐厅正式开业,他开这家素食餐馆,最主要的一点,吃素可以减少血管疾病、癌症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减轻肾脏负荷,预防骨质疏松症,再就是,吃素养生、低脂、低糖、环保。
素食,为了世界
2020年4月21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联合国网站上警告,新冠疫情将可能使全球粮食危机人口数翻倍,达到2.65亿人。这意味着,全世界每30人中,就有1人正因饥饿而濒临死亡。WFP执行主任比斯利警告称,全世界正处于“饥饿大流行”(Hunger pandemic)的边缘。
而当前,全球约70%的农业用地和大量水资源被用于畜牧业。生产500g小麦需要650升水,生产500g牛肉却需要7000升。一块500g牛排所消耗的水,相当于一个人近10年的饮水量。一英亩地生产的大豆可以喂养3320人,而一英亩地养牛所产生的牛肉,只可以喂养180人。素食能使有限的水和土地,产出能提供更多人食用的粮食。
▲公益宣传片《素食的意义》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认识到,以素食代替肉食,是解决全球粮食危机的第一步。
全球粮食危机之下,“舌尖上的浪费”不容忽视。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内容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平台)
长按上方二维码
关注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