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地藏孝亲月,又逢盂兰盆节,各地信众虔聚慧日禅寺,以报恩之心诵大乘经典、供佛斋僧,祈仰佛光超荐,令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途。
虽已过立秋,暑热尚存余威。来自全国各地的佛子们或在法堂中,或在林荫下,或在长廊内,虔诵经文,声声恳切,字字放光。
悠扬的诵经声与和风相伴,拂过竹梢、塔顶,成就了生命的清凉。
诚挚专注的心,早已超越了当下的闷热与拥挤,直趋莲池海会,成为连接娑婆与净土、接引历代父母宗亲的琉璃桥。
傍晚六时,为普度三途幽冥之苦难、拔济八难含识之忧恼,传喜法师于盂兰盆节前夕,举办心灵讲座暨孝亲报恩月祈福法会。
在这世间,除了智商和情商,还应有一个“觉商”。“觉商”的萌生,就如点亮自己的心灵,找到自己的佛性,从而超越生老病死的低级状态。
一个人是凡夫还是圣人、是魔还是佛,取决于自己的心。一颗光明的心是生命的正能量,让我们能够转凡胎为圣体,渐次修行,究竟成佛。
这个心,无男女老少之分、高低贵贱之别,是我们的心地宝藏,需要我们去认识、去呵护,让它能够茁壮成长。
一个觉悟的生命是很享受的,如果自己的佛性没有觉醒,生命就变成一种煎熬。作为低级生命,我们背负着太多的枷锁,而学佛就是寻求解脱,找到自己的佛性。这个佛性,是我们心灵的本来面目,需要我们去认识、修复。
佛不只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人类自我主观下的一个标签,而是宇宙中一个完美的人格化的存在。他超越时空,摆脱低级生命状态的束缚,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当我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时,会与佛靠得越来越近,这就是修行,人成即佛成。成佛的路是非常实际的,需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完成,既让心灵保持阳光的状态,也寻求着三界的解脱,六道轮回的终结。
当你能够感受到佛菩萨超越时空的慈悲,无论走到哪里,就再也走不出佛菩萨的慈悲眼光,我们的生命从此不再孤单,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仰望碧空,皓月悬太清。下界扰扰,闻法雷而清明觉悟,尘欲纷纷,朗智灯而重昏悉散。佛法的清凉智,宛如灵光普十方,荡涤垢滓,挥扬芬芳。
9月5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正是盂兰盆节、佛欢喜日、僧自恣日,慧日禅寺于凌晨举行了庄严的吉祥普佛法会。
在殊胜琳琅的盂兰盆供前,四众弟子们虔诵《佛说盂兰盆经》,并效法目连尊者的孝行,供佛斋僧、培植胜福,希望累世父母融入汪洋如海的佛德之中,超越恶趣的苦难,获得无上的清凉与安乐。
愿以此孝亲报恩月祈福法会殊胜功德,回向历生父母、宗亲眷属,累劫冤亲债主以及法界一切如母有情,祈愿在生者皈依三宝,发菩提心,求生净土;往生者早登莲台,莲品高升,同圆种智。回向世界和平,灾难消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