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的解脱和智慧里
2016-05-16 04:30:00 发布:妙奉
人气:1568
我们每个人都走在独来独往的轮回路上,常常禁不住发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叹。不觉悟的生命有如时空的垃圾一般没有丝毫意义,所以师公常说,除了生死事大,其它都好商量。无论是谁,有何身份,我们学佛就只是围绕这一个题目而已。
这个超越的话题,引导我们进入超越的境界,在我们的生命中种下莲花之因,开出极乐之果。所以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令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五祖大师问六祖大师:你从哪里来,来干什么?六祖答:从岭南来,只求做佛。五祖又问: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怎么做佛?六祖答:人有南北之分,可是佛性并没有南北之分。佛性的无分别大平等就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衣里的明珠。
只要我们回光返照,遵循祖先的方法,就有解脱的希望。在这个信仰缺失、危机四伏的时代,佛教的价值得以前所未有地展现。如果说在宋朝,佛法还只是三教合一的陪衬,现在的佛教,则如甘露法雨,解决我们心理和精神信仰的饥渴。
代代祖师为了保存佛法在人间,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云门寺佛源老和尚,在佛法命悬一线之时,以生命保住佛法命脉。人在法就在,纵然经过经毁庙损,佛法就像颗种子,春天到来又会发芽。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机遇,学习这恩泽苍生的佛教与文化。小乘佛法讲因果不爽,公修公得,婆修婆得。大乘佛法中,同体大悲、福慧圆满的佛可以帮我们代业,大乘佛法中,佛度化我们,使我们重报轻受,甚至帮我们代为背业,垂手接引去往极乐佛国。
我们只要保持觉就对了,要知道世间一切都是生灭法,就要让心安住在不生不灭法里。如果能够做到,即使是痛苦和违缘,也成为生命的庄严。虚云老和尚年迈之时还被打得七窍流血,但对他来讲,这就是他生命的庄严。我们的心要像镜子,当事物投射进来,自己的分量不会增多,从镜像中离开,自己的分量也不会减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保持觉,只有阿弥陀佛是真的,其它的都是一场梦,都是过眼的云烟。
我们能皈依,是很有福报的事情。作为最殊胜的对境,三宝都还在住世,能皈依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因此,我们皈依学佛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祈愿正法久住。戒是佛的身体,受戒就是和佛在一起。就算自己犯错,也不能不敢受戒,戒是能让我们解脱的,是别解脱戒。佛陀把功德送给我们,就好像车开到了家门口,我们只要上去就行。持戒就可解脱,戒是无表色法,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同样,八万四千法都是佛法,都是无量光无量寿。净土宗祖师为什么少,因为要懂阿弥陀佛的意思,要通达一切法都是无量光无量寿。通达一句佛号,总持了一切法,摄受了八万四千法,才可做祖师。佛教里戒、定、慧都是无量光无量寿,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是互不违逆的。
社会上对“活在当下”依文解义,持一种错解。活在当下的意义,在于深观自己的行为及身心,从自己的心之牢狱和束缚中解脱出来,无论是喝茶也好,谈论佛法也好,禅定也好,牢笼就是牢笼。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要放下攀援和依附的心。现代很多人将“活在当下”理解成不了义的说法,甚至发展成精致的利己主义,更多的培养我执我慢,所以,“活在当下”要活在当下的解脱和观照的智慧里。
---摘自2015.12.10传喜法师于湖南国学公益流通中心举办佛法心灵讲座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