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正改变孩子一生

2016-05-14 11:35:43 发布:妙梅 人气:1436

图片来源:网络
       我是一位10岁孩子的妈妈,自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我一直没有省心过。在学校里,他是一位特别显眼的学生,脾气暴,对老师不尊敬,同学关系不和睦,讨厌学习。毫不夸张地说,他的淘气足以抵上一个班的孩子,让人感觉就是个坏孩子,老师们都不敢惹他,当然我们做父母的去学校是家常便饭了。
       记得最后一次去学校,当时在老师办公室,我就忍不住泪流满面了。老师们以为,我们做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有加造成孩子的这种情况,甚至说了很多打击的话,让我感觉这孩子没希望了。我不是责怪老师,而是孩子的情况确实是这样。为此,让我们做父母的伤透了心。我们没有什么教育学问,带他去看过心理医生,医生诊断为多动症,但吃药后还是没效果。我们只能又以打骂来教育,孩子也吃了不少皮肉之苦,可日后还是依然,我更加束手无策。
       
从此,教育对我来说是一门最困难的学问。我开始到处找家教读本。当我阅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个妈妈的教育手记》等教育系列丛书后,我感悟到只有妈妈伟大的爱才会改变孩子的问题。但,这种无所不在的爱心需要时间和耐心,学校的应试教育等不及。无奈之下,我下定决心给孩子休学。
       
我的一位同窗两年形影不离的好友热心、善良,一直都很关心我儿子的情况。无意之中,听她说起慧同书院有个孩子以前也是不肯写字,还躺在地上哭,后来让他诵读经典,学习学文化,现在考试也能考个90多分。我动心了,回家和老公商量着是否送孩子试试。老公迫不及待地叫我打电话给好友帮忙问一下,当时没有想到让孩子读经典,只是想老师帮忙给补一下学习课,纠正他的一些不良习惯。
       
第二天,老师让我们去楚门文玲书院体验一下她的阳光爱心公益国学课。那天,我特别感激老师,当时上课孩子的情况非常糟糕,时不时地躺在地上,老师还是不嫌弃孩子接收了他,就这样进入了慧同书院。老师让他读《道经》、《黄帝四经》、《子规》等经典,还让他描红经典;每天给他写评语鼓励和表扬他,那些鼓励的语言给了我和孩子的动力,给了我们正能量。
       
一个星期后,我就能感觉到孩子的变化,这令我震惊。孩子开始知道要体贴父母,听父母的话,我也每天晚上跟着一起学习《弟子规》,比孩子还多学了《国学经典导读》《别把孩子教笨了》《德道行天下》等德慧智教育系列丛书。虽然也挺辛苦的,但我觉得值。孩子的变化确实让我感到惊讶。自从诵读经典后,我对孩子的要求也没这么高了,反而我让孩子慢慢来,不停地鼓励孩子进步就好,进步就能给妈妈希望。我还经常拿一些解读《弟子》典型的故事来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孩子也会应用故事的道理来解决问题,有时还能跟我商量应该怎么去解决,叫我给他一些建议,我感觉到孩子确实想改变自己。通过9个多月的诵读经典实践,现在孩子回到学校的生活,虽然仍有些顽皮淘气,但少了以前的满脸野气,多了一分心灵的觉悟。
       
记得开学初,他被老师批评了,回来跟我坦白:“妈妈,今天我被老师批评了,其实是小事,被我搞成大事化了,但我没对老师发脾气,只是哭了,不是觉得委屈而哭,我知道老师为我好,我让老师生气了,后悔了。”当时我没有指责孩子,反之我安慰他:“你进步了,做错事知道后悔了,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好孩子。”以前孩子被老师批评会大发雷霆,总是跟老师理论,如今他居然知道做错事后悔掉眼泪了,孩子的心灵真的变了,他变得善良懂事,爱生护生,爱护小动物,和同学关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最近,他开始喜欢阅读《十万个为什么》《酷虫学校》《男孩的冒险书》等科普类书籍。孩子很聪明,以往我们做父母的可能没有教他怎么去解决问题,只是不停地对孩子打骂指责。我想信只要我和孩子共同努力,他会越来越阳光的。
       
既然赐给了我一个淘气的孩子,我不能在乎他的不足之处,我有责任爱他的一切,或许是对我们做父母的惩法。我现努力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虽然写不出生动的语句,但是参加“阅读达人”,贵在参与,就是想让那些和我一样为教育所困的父母们知道,学习经典,诵读经典,传承经典,会让我们有效的教育出一个有阳光爱心的孩子,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幸福和谐!

来源:文化大观(2016.01期)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论语》述而篇第三十四: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 古人的“闲静”与“敬畏”
· 《论语》述而篇第三十三:文,莫吾犹人也
· 范仲淹家族如何兴旺800年
· 《论语》述而篇第三十:仁远乎哉
· 《四书五经》开篇之言:精华所在,风采尽显
· 《论语》述而篇第二十九:互乡难与言
· “孔颜乐处”与儒家的生命境界
· 《论语》述而篇第二十八:盖有不知而作之者
· 《周易》十句话,读懂天道人道,看透得失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