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公上人
明旸法师
法师简介
首 页
|
法脉传承
|
法师文章
|
精华文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华文库
>
佛法开示
用德来滋养我们的生命
2016-11-04 03:53:56
发布:妙奉
人气:1109
现在我们大家,尤其是家长们都很关心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提倡复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如此提倡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缺失传统文化,大环境还很不理想。刚才也提到,当你这样教育孩子忍让的时候,内心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我想,这是因为我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当前的社会讲求竞争,讲求成者王败者寇。这样的时代,整体社会处于“利”的层面,在利上争,是不长久的。在别人争的时候,你要能退,要能忍,要能让,别人争的是利,你养的是德,他得到的是利,你得到的是德。哪一个长久?当然是德长久啊!利,来得快,去得也快。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如果一个小孩子从小能够养成忍让的性格,他其实成就了一种厚重,这种修养慢慢积累起来,小孩子就会打开自己的心胸。不是说我让了之后就会变得胆怯,不会的,一个人养其德,反过来,德也滋养了他的生命。有德之人会变得厚重,越厚重的人越成其智慧,他看问题,读圣贤书,就会理解,长大以后必能成大器,担当大事业。
单单在利上计较的人,逞一时之利、逞一时之气、逞一时之快,这种人的生命恰恰是脆弱的,这种人非但不成大器,还往往会面临许多挫折和失败。一个人争风好胜,往往读圣贤书也是读不懂的,有的人说:“师父,我晚上睡不着觉”。我说:“那你就读佛经好了”。为什么?一读佛经,读不懂,读不懂就会睡着的,我们说,一个人有厚重有德行,就会与圣贤神交,一读圣贤书就通就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孩子已经与圣贤排到一个队伍里,你想想看,这个孩子自会有他的成绩和他的成就。
---摘自
2014.10.11传喜法师于郑州莲花源寺开示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出家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 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 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
· 菩提心是妙宝
· 感受“琉璃光”强大的威德力
· 消灾延寿“琉璃光王”
·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 读经就是一种修法 业障消除就会开智慧
·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 我们的心清净了佛就在其中
play
pause
stop
mute
unmute
max volume
repeat
repeat off
佛教慧日网站(非赢利,纯公益网站。网站所有资料仅用学习、交流使用,一律不得用于盈利性目的)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67号
晋ICP备190009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