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文殊古寺 再现智慧之光
2017-04-21 09:50:05 发布:佛教慧日
人气:3269
在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所著的《敦煌石窟笔记》一书中,刊载了两幅展现佛教圣地五台山全景的唐代壁画,其中一幅详细描绘了五台山寺庙与山川的分布,并对寺庙的名称一一标注。
经过缜密考证,大福圣寺的方位就是文殊古寺的旧址,坐落于五台山麓,如今位于中国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伏胜村。
五台山古称清凉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罗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巅峦雄旷是五台山山势的重要特征,东台磅礴、南台幽寂、中台宽旷、北台雄壮;据经典记载,佛说东北方有山曰五顶,佛陀的左胁侍——专司“智慧”的文殊菩萨就驻锡于此。
在这里,佛助山威、山隐佛谛,自然地貌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大显通寺和大塔院寺是迦叶摩腾尊者和竺法兰尊者来到中国,继洛阳白马寺之后,建立的五台山上最早的寺院,距今已近两千年。
五台山因为文殊道场的缘由,演绎着中国佛教历史的风雨兴衰;如今,更呈现出显密诸宗并弘、汉藏佛教共存的独特风采,成为各宗高僧弘法传教的圣地。
文殊古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史料记载,在隋唐时期,已成为五台山最鼎盛的寺院之一,素有“七进院落、十方丛林”、“骑马关山门”之誉。
云聚雾散、日升月落,古寺几经兴废,如今已破旧不堪。凋蔽的佛殿在遗址上岌岌而立,庄严的佛号却千年不散、山门内的古树也依然蓊郁苍劲。
不忍古寺灯残、不忍圣教衰微。2016年7月,宁波慧日禅寺传喜法师应文殊古寺前任住持释融佛师太再三祈请,接任文殊古寺住持。
传喜法师与清凉地金色界五台山因缘殊胜。1994年,法师剃度伊始,就跟随恩师上悟下道大和尚朝礼五台。于大塔院寺佛舍利塔上夜睹智慧灯,在佛光寺亲见文殊菩萨种子字,大白塔下被赐号“传喜”。

深山藏古刹,山水洗尘心。传喜法师以不忍圣教衰微为缘,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发菩提愿——复兴古寺、弘宗演教;重振道场、利乐众生。
2017年4月20日,农历三月二十四,经历半年多的艰苦筹备,在深度考证历史地理文献、建筑方案几易其稿之后,古寺终于开启恢复性建设。常住师父筚路蓝缕,四众弟子随喜供养;胜地有幸,古刹再兴!
清凉山流风长啸,文殊菩萨慈眼垂念,祈愿住持三宝常兴于世,僧安道隆,法源绵延!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