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公上人
明旸法师
法师简介
首 页
|
法脉传承
|
法师文章
|
精华文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家文化
国学旅游丨曲阜:孔子故里 东方圣城 儒学高地
2019-06-16 17:56:26
发布:妙梅
人气:912
图
片来源:网络
曲阜旅游,是直通先秦的思想穿越之旅,是触摸先圣心灵的朝拜之旅,是找寻文化之根的文化之旅。
每年不少游人从远方赶到曲阜小城,瞻仰“三孔”,回溯中华礼乐文明,追寻夫子脚步,探寻儒家大道。
孔子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也是中国文化的绝佳代表。
斯文在兹的宏大气度,“天生德于予”的文化自信成为后世儒者的传承标杆。一百多年后,孟子说出了“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此语直承孔子而来。
北宋朝佚名诗人在蜀道馆舍壁间偶然题写了“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对联。后经唐子西、朱熹等人的引用之后,此语几成孔子定评。
当年辽东才子王尔烈面对江南才子的挑衅式上联“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时,对以“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方让江南才子叹服。
其实,早在孔子之前,曲阜就是圣人之地。周公当年封于鲁,鲁国的都城就设在曲阜。彼时,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在曲阜建鲁国、传礼乐。在历代鲁君的努力下,使鲁国成为“周礼尽在鲁矣”的“礼乐之邦”。
当你站立在孔府大门上方高悬的“圣府”匾额前,当你穿梭于世界建筑史上之“孤例”孔庙建筑群中,当你徜徉于孔林中的碑石中间,孔子万世师表的形象会逐渐立体鲜活起来。
他,宽厚平和、温柔敦厚、疏通知远。他,慈祥儒雅、仁爱良善、恭俭庄敬。他,积极入世、发愤忘食、忧乐圆融。他,道冠古今、德侔天地、执两用中。
万仞宫墙代表了孔子道德与学问的高度。金声玉振则显示着孔子的仁智合一的集大成境界。
悠悠杏坛,恍惚间传来了孔子讲学论道的千古回响。
孔林中的碑林、孔子墓与子贡庐墓,又让人想到夫子晚年遭遇到的接连打击。独子孔鲤、好学的颜渊、好勇的子路,一个个先他而去。茕茕孑立的夫子,面对迟来的子贡,为自己唱出了挽歌:“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子贡曾赞叹道“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孔子就像太阳、月亮一样。
太
阳的
温
暖一如孔子在我们心中合宜的温度。月亮的清幽一如孔子在我们心中含蓄的亮度。高山的巍峨一如孔子在我们心中挺拔的
高度。
难怪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难怪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赞云:“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难怪元武宗颂赞道:“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
继承中华文化统绪之使命与责任是孔子临终前的牵挂。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是,学生们没有让他失望,后人也不会让他失望。
儒家在孔子去世之后,虽分为八个学派,但钟灵毓秀、精彩荟萃,都是孔子真传人。时至今日,国人来到曲阜,看望孔子,告诉他,孔子学院遍布于全球各个大学中。国内的居民社区、学校中,孔子学堂星罗棋布。中华文化的传承工程浩大、系统而周密。如今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不少将汉服当作日常服装的女子与男子。
而这些,原来只在古装电视剧中才会出现。中华民族已然挺立起了文化自信。
来源:腾讯儒学
作者:
姚海涛
标签:
曲阜
孔子故乡
儒家文化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论语》子罕篇第十四:子欲居九夷
· 与人相较的智慧 助你远离抑郁情绪
· 《论语》子罕篇第十一:颜渊喟然叹曰
· 母亲节丨苏轼:沉甸甸的母教浸润出一个伟大灵魂
· 《论语》子罕篇第十:子见齐衰者
· 读经明义丨《大学》:不可偏心待人
· 《论语》子罕篇第八:叩其两端而竭焉
· 读经明义丨《论语》:被世俗弄脏 用经典洗尽半生浮躁
· 《论语》子罕篇第五:子畏于匡
· 陪伴父母 就像他们当初对你那样
play
pause
stop
mute
unmute
max volume
repeat
repeat off
佛教慧日网站(非赢利,纯公益网站。网站所有资料仅用学习、交流使用,一律不得用于盈利性目的)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67号
晋ICP备190009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