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公上人
明旸法师
法师简介
首 页
|
法脉传承
|
法师文章
|
精华文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医文化
关于古典中医的基础理论
2010-05-16 13:59:00
发布:
人气:1304
关于古典中医的基础理论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
精气
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
治则
、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
黄帝内经
》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
天人合一
”、“
天人相应
”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
治疗
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
因人制宜
,并非千篇一律。 认为人体各个
组织
、
器官
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精气学说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
动物
的“生长壮老已” ,
植物
的“生长化收藏”。 气是
天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从文化角度看传承《黄帝内经》的重要性
· “国医大师”何任教授
· 子午流柱养生法
· 大医精诚
· 中医四季养生
play
pause
stop
mute
unmute
max volume
repeat
repeat off
佛教慧日网站(非赢利,纯公益网站。网站所有资料仅用学习、交流使用,一律不得用于盈利性目的)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67号
晋ICP备190009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