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名篇》--修养篇

2014-02-12 19:27:21 发布: 人气:1919

【修养篇】 

1、 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申鉴·杂言上》
       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 这是小人的志向。

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4、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宋轼《晁错论》
     
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复习吗?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

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10、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


11、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处在上位不骄慢,处在下位不谄媚,这是进退的正确态度。


12、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明·海瑞《治安疏》
        有几分美就说几分,一丝一毫不虚夸;有几分过就说几分过,一丝一毫不讳饰。

13、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做了好事就希望别人看到,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坏事唯恐人道,这便是做了大坏事。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

15、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宽阔,小人经常忧愁。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论中华五千年文化——文明美德
· 《儒家经典名篇》--道德篇
· 形骸非亲,大地亦幻
·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 勿废圣贤教育
· 《孝经》
· 论出世间大孝
· 教子以德为根
· 培养孩子孝心也要懂得正确的方法
· 得到孔子称赞最多的弟子——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