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公上人
明旸法师
法师简介
首 页
|
法脉传承
|
法师文章
|
精华文库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家文化
《论语》述而篇第十五:夫子为卫君乎
2016-02-06 00:00:00
发布:妙梅
人气:2282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诺:答应的说法。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来源:腾讯儒学
标签:
论语
述而篇
夫子为卫君乎
儒学
传统文化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孔子:面对财富如何取舍?
· 《论语》述而篇第十四:子在齐闻韶
· 日本海军大将为何“一生伏首拜阳明”
· 曾国藩:做人之道
· 孟子的“好辩”
· 《论语》述而篇第十二:富而可求也
· 王阳明40种人生大智慧 一口气读完心学精华
· 《论语》述而篇第八:不愤不启
· 阳明心学:追求最好的自己
· 《论语》述而篇第六:志于道
play
pause
stop
mute
unmute
max volume
repeat
repeat off
佛教慧日网站(非赢利,纯公益网站。网站所有资料仅用学习、交流使用,一律不得用于盈利性目的)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367号
晋ICP备190009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