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寺佛像故事系列】贫女乞斋

2023-09-07 00:02:00 发布: 人气:17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这两个小孩圆圆的脸,也太可爱了吧!”

“这只小狗好像一头小狮子呀!”

“这里怎么还有一头小猪呢?”

……

最近,古文殊寺摩尼宝积佛殿内的两幅浮雕,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两幅浮雕分别位于大殿的东、西侧门上方。它们有什么寓意呢?


图片

▲西侧门浮雕《贫女乞斋》

图片

▲东侧门浮雕《普贤显圣》


图片


《华严经》中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千百年来文殊菩萨示现的故事,一直在五台山上演。摩尼宝积佛殿西侧门浮雕《贫女乞斋》,便是其中一例。


图片
图片



贫女乞斋

 

南北朝后魏时代,五台山灵鹫寺,每年三月依例举行无遮斋会。不分僧俗,不别贵贱、男女、老幼,都可以平等参加,饱食一餐。


一天,一位贫女带着两个幼儿和一只狗,前来寺院应供。因为身无分文,她剪下一撮头发交给寺院住持,说:“我只有这些头发供养三宝,请勿拒绝!”法师便收下了贫女的供养。


图片


供斋的时间还未到,她因家住南台外路途较远,而请求提前用斋,法师同意并给她三份食物,用意是让女人和两个幼儿都能饱食一餐。


用过食物之后,贫女又说:“我这里还有一只狗,它也得吃一些东西才行啊!”住持法师无可奈何,又从里面搬出一些食物,勉强地交给她。


图片


贫女接着又说:“我肚子里还有小孩,也需要分一些食物来吃。”住持法师忍无可忍,怒斥着说:“你来这里求出家人布施斋食,却贪得无厌,是何道理?你肚子里的小孩根本都还没有生出来,难道说他也能进食?你求索再三,滥贪美味之心,不觉得太过份了吗?”


遭到法师的呵斥,贫女随即而说偈言:“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三界无著处,致使阿师嫌。”然后腾身虚空,显现出文殊菩萨真容,两个孩子是身旁的二位侍者,狗也化为座下的狮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云光缥渺,若隐若现当中,文殊菩萨复说偈曰:“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百骸俱舍弃,其如爱憎何。


当时参加斋会的有一千多人,亲眼见到了大士的圣迹,聆听大士警示的偈语,都感动而悲泣着,向空中顶礼说:“大圣!但愿垂示真正的平等法门,也好让我们一心奉行。”


此时,空中传来了偈语:“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


图片

原创短剧《贫女乞斋》剧照


住持法师这时埋怨自己有眼不识真圣,取刀准备挖出眼睛,以表对亵渎菩萨的忏悔赎罪之意。大众夺下了住持法师手中的刀,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住持法师于是打消了原意,以贫女所布施的秀发,建了一座宝塔来供养。这座宝塔即是现今五台山大塔院寺东侧的文殊发塔。


乡邻们为了纪念文殊菩萨化现贫女应供教化众生的事迹,就在她的故居,五台山过去的正南门附近,建了一座寺庙,起名为“贫女庵”,后改称为“文殊寺”,即是现在古文殊寺的前身。古文殊寺附近的“文殊湾”“文殊沟”的地名也千年未变,见证着这段前缘。


该视频因违规已下架

清凉剧场|文殊菩萨化身显圣之贫女乞斋




省思


众生因为内在的智慧光明被烦恼所障蔽,而起惑造业,招受苦报。诸佛菩萨却因为开发出本具的智慧,故于一切时处皆得自在。


虽然文殊菩萨对诸法已不起爱憎分别,但却遭到讥嫌。众生虽然知道学佛要修平等心,但却难以降伏自心,而随着境界起人我分别,造作过非。


要知道名为“我”的这个色身,终归是要坏灭的,若执着于人我的对立相,就会生起爱憎之心,这样又怎能与文殊菩萨的智慧相应呢?


如果我们不会回光返照自心,把它迷失在境界当中,这样即便持戒、忍辱、布施,纵使把身体都行相似法耗尽了,但是心里还充满着爱憎的烦恼,也如盲人走路,有堕落火坑之险。


这颗第六意识的分别心就是我们无量劫轮回的大海,轮回的大海又怎么能解决轮回?只有找到“如虚空”一样的心,才能越过烦恼中流,爬上超越生死的彼岸。


图片
图片
图片




贫女乞斋


元魏大孚灵鹫寺,每春三月设无遮斋。不简道俗,不别贵贱男女乞儿,悉令饱足。于食等者,于法亦等。


有贫女莫知所从,携抱二子,一犬随之。身无余资,翦发以施。未遑众食,告主僧曰:“吾有急务,遽就他行,请先分我食。”僧可之,与馔三分,意令二子俱足。女曰:“吾犬亦当得食。”僧勉强与之。女曰:“我腹有子,更须分食。”僧怒曰:“汝求僧食无厌。在腹未生,若为须食。滥饕之心,乃至此乎!”


贫女被诃,即说偈曰: 


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

三界无着处,致使阿师嫌。


即踊身虚空,化菩萨相;犬为狮子,儿为二天童子,云光缥缈。复说偈曰:


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

百骸俱舍尽,其如憎爱何?


时会千人,悲泣向空曰:“大圣,愿示平等法门,我等奉行。”空中偈曰:


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风。

无二无分别,究竟如虚空。


会主自恨不识真圣,取刀欲剜其目,众遮乃止。即以贫女所施之发,于身起处建塔供养。万历初,主僧圆广重加修饰。塔下掘得圣发数绺,其色如金,视之不定。塔在大塔院寺东侧。


——节选自《四大名山志·清凉山志》 

(印光大师修订)




图片
图片

《甘露法雨》| 一切福慧资粮最究竟的来处

何以救亲苦?

赴一场与文殊菩萨的盛大相约

清凉微漫|包容别人的不完美

平凡人的宝贵

他一句话也没说,就熄灭了世间的纷争

甘露醍醐 | 和合一味,才会有对抗魔的免疫力

悟公上人百年诞辰纪念特辑 | 涵养

播种善业,把时光变成功德

蓬莱拾遗 | 一念清净,念念清净

图片

扫码关注我们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念“妙色身如来”,树虫变身可爱小朋友
· 他得生死自在,站立往生〡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圆寂日
· 『文荟』钱穆先生:不世豪杰在禅门
· 山神、无头将军、谋反罪臣……法会前后的各方讯息
· 她是北洋英烈的夫人,委屈自尽后,才发现丈夫的伟大
· 我一生奸巧,挣下万贯家财,死后在芦苇荡喝西北风
· 身任“国仙”,心已向禅 ||《地藏菩萨传》第18回
· 痛逝好友,万事万物皆无常|| 《地藏菩萨传》(第17回)
· 无杂念者最强大 ||《地藏菩萨传》(第16回)
· 布袋和尚坐化日|| 大肚能容、笑口常开
· 从容赴死 ||《地藏菩萨传》(第15回)
· 弘一法师叹为稀有|《一梦漫言》故事三则
·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地藏菩萨传》(第14回)
· 珍贵收藏:2006年云居山真如禅寺禅七实录(禅七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