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种福因 受用丰足
舍卫城中有一个婆罗门娶望族女为妻,她仪容端正,但很自傲。优陀夷尊者观知这个人受化的根机已熟,于是前往婆罗门家准备化度她。当天正巧婆罗门外出,这位妇人非常傲慢,每当出家人来乞食时,她连一粒饭也不布施,甚至连一句话都不屑一说。
尊者顺她的机缘,用偈来为她宣说她宿世的因缘:「汝今受用昔时业,现在无心行舍施,曾见美女泪沾襟,不久还当自啼泣。」
尊者为她说这四句偈后,便走出门。这时,婆罗门妇不了解偈中的意义,以为是尊者辱骂她,于是心中非常不悦。婆罗门回来了,妻子就向他告状:「刚才有一个沙门来辱骂我,岂有此理,我与他誓不两立!」
婆罗门听了也非常生气,立即拿着利剑追杀尊者。优陀夷尊者遥见婆罗门追来,立刻变化一座房屋,锁上大门,自己在里面静坐。婆罗门看见尊者在屋里,便大叫要他开门。尊者告诉他说:「你把手中的剑丢掉,我就为你开门。」
婆罗门心里想:只要他把门打开,我用拳头也可以把他打死。他立刻放下利剑,又急着叫尊者开门。
尊者又说:「只要舍弃你心中的瞋怒暴恶,我就为你开门。」
这时,婆罗门暗忖:这位沙门是圣人,他一定知道我心里怀有恶意。这位婆罗门因此深深地自责,息去杀害心,再次请求尊者开门。
尊者见他受化的因缘成熟,即为他开门,并为他演说佛法。婆罗门闻法后,心开意解,立即获证初果。他既已得道,便发心恳请尊者为他证明皈依佛法僧三宝,并授予五戒。
优陀夷尊者告诉婆罗门说:「我丝毫没有恶意辱骂你的太太,只是为她说四句偈,使她回忆往事,不料她愚痴不能了解,反而起瞋恨心。她过去曾有这一段因缘,请仔细听:
在过去世,有一个贫女看见富家的小姐们,不但钱多,人又长得美,而且身上还带着许多宝物作为装饰,每天又有女婢随从,受着众人的敬爱。贫女非常羡幕他们,不禁悲从中来地大哭一场。贫女一面哭一面想:我要用什么方法才可以享受到那种富家女的生活呢?
贫女每天总是闷闷不乐,想不出好办法来解脱贫苦。当时有一位精通佛法教理的女居士,是贫女的知识好友,她看见贫女终日愁眉不展,就问她说:『你怎么整天都摆出这一副苦恼相呢?』贫女就把羡慕人家富乐这件事,详细地告诉她。
女居士告诉贫女说:『你这样愁眉苦脸,空羡慕人家富乐是没有用的,你要知道富乐的果报是从因所生——种福因得乐果。』
贫女问说:『什么叫做福因?如何做呢?』
女居士答说:『希望获得福乐的人,他如能恭向佛法僧三宝胜福田中,施以饮食供养,至诚发愿,种这种福因的人,将来必定能获得安乐果报。』贫女听后,谨记在心。
这时,有一位证得独觉果位的出家人来乞食,贫女就把自己用来充饥的饭布施。那位独觉知道贫女的发心,即为她现神变。贫女生信心发愿说:『愿以这些供养的善根,让我将来所生之处不再遭受贫苦,如果所得的是人身,希望能长得美好端正,见到我的人都能发出欢喜,日用所需毫无匮乏。』」说完,尊者继续告诉婆罗门说:「你的妻子就是过去的贫女,由于她布施发愿之力,获得容貌端正、受用丰足的福报,出生在望族中,受到人们的敬重。
如今她获得受用如愿的福报,却不信受佛法,她如果继续这样只享福而不再种福田的话,就会像旅游人一样,一旦旅费花光了,又毫无所得,将走投无路,受大苦难。」
婆罗门已经得道,又听了有关自己太太宿世因缘的事,就更加敬信。
婆罗门恭请尊者到家中,办了种种上妙饮食供养他。尊者接受妙供之后,即为他夫妇俩宣说法要。婆罗门妇听闻佛法后,也获得初果圣道,因而恳求尊者为她证明皈依佛法僧三宝,尽形寿受持五戒。
FORIQINGLIANG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