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佛大慈父,能了众生苦 —— 《法华经》中的老父亲

2024-06-17 09:09:07 发布: 人气:14
图片



图片

感恩无上大慈父



图片



如果让你穿越到两千五百年前,你会如何向古人解释电脑、手机、U盘、微信、视频通话......怎样才能让他们理解?可想而知,当时的释迦牟尼佛要让众生听懂他开示的佛法,要比这个更难!


好比一位专业领域的顶级教授,要给幼儿园小朋友讲解专业原理,必须形象生动、深入浅出。讲故事、做比喻,大概是最简便易懂的办法了。佛陀那时就是这样做的。


佛经中记载了许多,佛陀讲述的故事、做过的比喻。例如《妙法莲华经》,即便释迦牟尼佛说了三界危机四伏,必须解脱轮回,很多人还是看不清真相,即便释迦牟尼佛说了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很多人还是觉得不敢置信。



图片



佛就用了七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将他所证悟的真如实相,用当时的古印度人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讲述出来,这七个精彩的比喻就被称为“法华七喻”。这七个比喻分别是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衣珠喻、髻珠喻、医子喻。


在“法华七喻”里,有三个故事,用父亲和孩子的关系,来比喻佛和众生之间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来自父亲的爱。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十八岁成人,再到独立走向社会,一路以来,父亲的大手总牵着我们的小手,教我们做人做事,为我们遮风挡雨,护我们平安喜乐,每一点成长的背后几乎都有父亲的身影。这就是父爱。


在《法华经》中,就有关于三个伟大的老父亲的故事。



图片



“穷子喻”——接儿回家的大慈父



“穷子喻”出自

《法华经》第四品<信解品>。


有一位大富长者有个独生子,从小走散,流落民间做了小乞丐。大富长者多年来一直苦苦寻觅,而不得消息。小乞丐有一天无意中乞讨至长者家,探头探脑时,却被这大宅舍中富丽堂皇的一派景象给惊得咋舌,吓得逃走了。


大富长者一下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就连忙派两位大力使臣去追,小乞丐竟吓得晕过去了。大富长者见强捉不是个办法,只好无奈地放他走,又另外派了两位羸劣的使臣换上破败衣“尾随”着他,善巧地招聘他来到家里干活。


由于当乞丐多年,小乞丐有强烈的心理自卑感,让他做别的高档活,怕他又被吓跑,也就只能做扫粪工,这个活他觉得挺合适自己的。干扫粪工期间,长者也换下自己华丽的衣服,换上扫粪衣,去接近儿子,对他嘘寒问暖,亲切备至。这样过了若干时,小乞丐内心就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对长者从心里信赖了,长者就认他做了干儿子。之后长者继续慢慢地鼓励他,增长他的信心,提高他的志向。


这样又过了若干时,长者看机缘终于成熟了,有一天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将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国王、大臣之类的都请过来,进行认亲大会。他告诉大家:有劳各位来这里,是因为我年老了,我有个独生子在某年某月走丢了,我费了很多时才终于找回来,今天就是当着各位的面来与他相认,并且交付财产。


小乞丐万万没想到这一天会是自己“中头彩”的日子,但是长者的话却越说越说到他头上来了,直到真相大白:自己居然真是这位大富长者的独生儿子!


这真是一个令人悲喜交加的故事呀!讲的正是众生跟佛的关系:佛对众生一向的想法是,“我可怜的孩子啊,放着法王子你不当,你却偏要当乞丐,可当爹的我怎么能忍心放任你这样,无论如何也要把你找回来,无论如何也赐予你偌大的家产,谁让你是我亲儿子呢!对的,我就是这样一位操碎了心的老父亲。”


而众生从佛那里得知自己具有佛性、且终将作佛,才恍然大悟:“哇,原来我居然是这样高贵的种姓!好大一个意外惊喜呀!”



图片



“火宅喻”——惊入火宅的大悲父



“火宅喻”出自

《法华经》第三品<譬喻品>。


有一位老父亲,家宅四面起大火了,他自己虽有本事逃出去,但是他那些幼稚贪玩的子女们却还在火宅中嬉戏,不亦乐乎,不肯离开。老父亲看到这种情形心急如焚,就想了个办法引诱孩子们:屋子外面有你们各自最喜爱的羊车、鹿车、牛车哦!孩子们一听都高兴坏了,争先恐后地跑出去。老父亲看到孩子们在外面露天地上安然地坐着,不再有危险,紧揪着的心才终于放下,非常高兴。最后,他赐给每个孩子的,既不是羊车也不是鹿车、牛车,而是最上等的大白牛。


如来大慈父就是这般,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好乐,以相应的法门予以引导,目的就是引导众生出三界火宅,得到解脱的安隐。众生好乐声闻果、缘觉果、权乘菩萨果等,如来却悉皆赐予一乘无上佛果。



图片



“医子喻”——留药远行的大慈父



“医子喻”出自

《法华经》第十六品<寿量品>。


有一位医生医术高明,出远门时家中儿女竟然误食了草药中毒,心神散乱。父亲回来后看到这样,就赶紧用上好的草药调制了色、香、味俱全的妙药让孩子们服下,神志稍清醒的孩子听话服药,病就好了,但另外中毒太深的那些孩子却只认识父亲,而不肯服药。


老父亲实在没办法,就装作有事又出远门,临行前告诉子女:“最亲爱的孩子们,为父已经为你们留下了救命药,到万不得已时一定要记得吃呀!吃了药你们的病就好了、就不痛苦了!”不得已离开的老父亲时刻惦念子女,还假托信来,告诉子女,他们最亲爱的父亲已经客死他乡了。


这些子女一听到这个噩耗,心想自己成了孤儿了,从此无依无靠了,这样的悲恸就唤醒了内心对慈父的种种忆念,就猛然想起慈父留给自己的良药,就拿来服下,结果病马上好了。老父亲听说家里孩子们的病都好了,就回家和孩子们团聚。


这真是一个欢喜大团圆!



图片



大般涅槃经》透露道:佛的法身常在。但是为什么示现涅槃呢?这也只是度化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就像比喻中讲的,老父亲假装出远门了一样,是为了将众生时常见佛、习以为常的心转为稀有难遭的珍重之心。老父亲留在孩子身边,倒不如留下药在家里、自己出远门的意义大,就像释迦牟尼佛慈父虽然示现涅槃,却给我们这些子女留下了救命的解药——遗教住世。当我们被病痛折磨得受不了了,就会蓦然想起慈父留下的法药,就会服下,就会得救。当我们心开意解,证悟到清净自性,就会亲见如来法身,那时就与慈父团聚,永不分离了。


原来,我们就是在佛陀大光明怀抱中的那个最幸福的宝宝呀!


故乡一别久经秋,

切切归心不暂留,

我念弥陀佛念我,

天真父子两相投。


感恩无上大慈父!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以及十方诸佛老父亲们!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图片



图片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图片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



相关文章
· 《佛说业报集(一)》 | 新来的比丘
· 《佛说业报集(一)》 | 三藏法师
·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出家要离恶友
· 《佛说业报集(一)》 | 果嘎勒嘎
· 《佛说业报集(一)》 | 肉团饿鬼
· 《佛说业报集(一)》 | 裸体饿鬼
· 《佛说业报集(一)》 | 饿鬼
·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出家要近善人
· 《佛说业报集(一)》 | 大鲸鱼
· 《佛说业报集(一)》 | 一只大虫
·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出家要学定力
· 《佛说业报集(一)》 | 小驼背
·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出家要除懒惰
· 《佛说业报集(一)》 | 第二只大熊
· 《佛说业报集(一)》 | 第一只大熊
·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出家要敬师长
· 《佛说业报集(一)》 | 牧人
· 《佛说业报集(一)》 | 耶惟檀王妃
· 《佛说业报集(一)》 | 干布国王
· 《祖师训诲出家三十要则》|出家要去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