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来集,一霎春雨轻雷。土膏微润 ,蜇虫伏出,正是惊蛰时节。
惊蛰释名
释名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者,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惊者,春雷惊醒冬眠的动物。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惊蛰之后,一大片一大片的江南水田里,到处是春耕的忙碌。每当这时候,老水牛在田间劳作。犁铧过处,泥土如书页翻开,弥漫着青草的气息。
惊蛰三侯
习俗
一
侯桃始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二
候仓庚鸣
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
三
候鹰化鸠
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惊蛰风俗
养生
“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部分地区会有惊蛰这一天祭祀雷神的风俗,惊蛰一声雷,唤醒万物,人们祭祀雷神,也是希望雷神能够唤醒万物,让人间处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惊蜇一过,春雷一响,意味着很多冬眠的小动物要开始出定了。蛇也好,蛤蟆、青蛙也好,它们在入定之前都会含一口土。因为土代表大地,土生万物。含一口土,它们能在洞里面冬眠四个月。
我们民间有句谚语,“惊蛰闻雷米成泥”,意思是惊蛰这一天如果听到雷声的话,这一年肯定丰收,米就像泥土一样普遍。
为什么打雷会跟丰收有关系呢?有学者研究认为,打雷就相当于给土地增加了肥料一样。雷很奇特,天和地之间放电的时候,不仅仅能惊醒冬眠的小动物,甚至能唤醒土壤里的养分,让土里的微生物变得更丰富。
春雷,转换到我们的修行,就是听闻佛法,相当于是春雷入地。
如来能使我们的心灵大地出现震动。所以,在这个春天,你的内心有没有震动,有没有添肥料,有没有增资粮,这是值得我们自我反思的。
文殊菩萨的智慧就如雷鸣。文殊菩萨讲理的时候,不仅能破我们的无明,而且能长我们的法身。我们如果以文殊菩萨的智慧为基的话,你起心可以度众生,你入定可以增道力。
照见轮涅体性,安住如来金刚。与智慧合为一体,你就在春天里。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