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是真实的吗?
——不是,轮回是业报的结果。
轮回的知识,无论什么都不出苦的范畴。所以不懂得出轮回的知识,目不识丁的人和学识渊博的人在轮回里的本质是一样的。
在佛教中,一个苦谛、一个集谛,就基本概括了众生相。
如果为了灭除苦和集而修道,那就要生起智慧去观察。当心灵点燃了智慧的火炬,观照提升、更加细腻,我们就开始从集谛的因中、苦谛的果报中解脱出来。
《天台宗纲要》在解释“暖位”时说,当用智慧观察:
( 苦、集、灭、道四谛)
依稀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这叫做暖;用四谛的智慧积集善法,依稀仿佛见到真谛的道理,这也叫暖。
就像春夏时把草割下来,捂堆发酵,就会产生热量。
我们修行,如果能天天“捂”,也会有“暖”。“暖”慢慢增加,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消我们气脉里的业障,积累福慧资粮,你的气脉就越来越好,资粮位就不断增加。
增加到“顶位”、“忍位”,再从上忍位经一刹那,证世第一位,再经一刹那,就会见到真理,证得须陀洹果了。
当一个人证得须陀桓果,祂想不想为自己鼓掌?想不想呐喊?想不想痛哭一场?祂的法眼已经打开了,三界的虚妄祂都看到了,都能破了。
不要说证得法眼净,就是暖位的人也很幸福。暖位越来越高,烦恼越来越少,贪嗔痴也越来越薄。
等到见惑断尽,就证得须陀洹果,再断欲界思惑前六品,就证斯陀含果,再断欲界思惑后三品,证得阿那含果,等到断尽三界一切见惑和思惑,四果就现前了。
此时,就不再受生死轮回。所以阿罗汉可以非常优雅地一揖到地,说:“我生已尽,不受后有。”
我们想不想把这些都实践出来?想,那我们就是“好蛋”。好的蛋,小鸡就能出壳。
我们不能在无明壳子里一辈子都没出来过,原封不动再轮回。
同样是生命,没出过无明壳的轮回的生命是很苦的。
一只小鸡能出壳了,毛茸茸的,再溜达溜达,可不可爱?
一只小鸡没有出壳,死在壳子里,可不可怜?
佛菩萨看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管在世间是什么角色,在佛看来都是芸芸众生,都是轮回者,都是可怜者。
明白了这个,我们就会知道自己在这里是做什么的。
——摘自2021年5月三参法师于妙吉祥法堂分享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