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是佛陀超越时间带领我们解脱的方法

2021-05-12 21:3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佛的境界是什么?普贤菩萨说了,“甚深信解。现前知见。”现前知见很重要,我们佛教里有比量、现量、圣言量这三个量。


普通的逻辑思维属于比量的范畴,佛给我们讲的经典属于圣言量的范畴,圣言量是从佛陀现量的境界里表述出来的。佛教是现前知见,不从比量里得,同时又不舍方便,以众生能够理解的比量方法来呈现,所以比量也是佛法的一种表述方式。



图片


作为佛弟子,要在无上甚深微妙法中去体解如来的真实义,要用我们的身,用我们的心,也通过比量、通过佛陀的圣言量去引发众生自性中的佛性,去引发我们的寂灭我执,寂灭法执,寂灭无知障,寂灭烦恼障,寂灭所知障,寂灭我们种种的狭隘,然后能够现前知见,与佛同在,这就入了普贤菩萨的大光明华藏世界了。   


所以我们学佛的弟子们,不但要赞叹如来,也要赞叹自己,因为每一个众生都有如来藏,都有佛性。佛性遍一切处,人非人等,四生六道,有情无情。有情生命叫佛性,在无情的世界里叫法性,佛性有光明,法性也是有光明的,佛性是有人格化的,法性也是可以有人格化的。





图片



《般若》里面讲了十八种空,一切空都是因为妙有而显现,所以讲空的时候,一切法皆是空,因为一切法皆空无自性,故谓空。但是为什么会产生出这个相呢?因为妙有。


那我们怎样去探索到更真实的世界面目呢?要依戒、定、慧三无漏学。其中最大的方便就是戒律,戒是如来的身体,是佛陀超越时空来到我们每一位众生面前,带我们解脱的方法;戒是从大悲心中生出来的。只要能做到,我们跟佛之间就有了契约,就可以解脱,所以戒叫别解脱、别别解脱。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印光大师:佛教以孝为本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般若空性地秘密
· 甘露醍醐 | 一个真实的修行者
·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 鲤鱼跳过龙门,诀窍在哪里?
· 【佛诞日特辑】佛,在我们清净的心里
·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真正见到普贤菩萨
· 对治三贪三嗔
· 【悟公上人珍贵开示视频】系列(三):眼睛所看到的一样带不去
· 甘露醍醐 | 念佛要念到梦里也能见到佛
· 经典中那些“不可思议”的背后,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活法
· “和尚和妈妈”的座谈会
· 书法与修行
· 修普贤愿王的五种难得果报
· 浴火重生,与真我见面
· 虚云老和尚:崇尚道德 安分守己 国家太平
· 微信公众平台
· 甘露醍醐 | 给予他人欢喜的面貌
· 对他们来说,无常是可预见的告别
· 今日微书·动物的内心生活——我们的语言从来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