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叫什么呢?”
“阿、阿牛。你是。。。?”
“叫我狗子就行”
请走进探索一个“他”的内心
咬紧牙关、食欲全无、无精打采……动物的这些表现跟人类痛苦时的反应是不是很像?不仅如此,还有别的更让人惊讶:公鸡会向母鸡撒谎,母鹿会哀悼服丧,小马会自知羞愧…
视频详情
动物具有和人类相似的精神世界,除了开心和痛苦,它们同样也具有母爱、生气时也会跳脚、甚至会伪装:
初夏之际,当公燕回到巢穴见不到母鸟会发出特殊的鸣叫,以此让母鸟误以为路上有危险,遂抄近道立即回巢,而这种现象在母鸟下了蛋后就会消失,科学家们解释这是公燕怕母鸟不忠;而在晚秋时分,邻树的松鸦则会窥探同类藏下粮食,然后趁其不备悄悄窃取。
也许,这些不过是经由动物的行为判断得出的意图,它们无法像人类一样思考,只具备感性直觉的能力,比如求生欲。
但,它们真的只有条件反射的本能吗?
世界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妮·古道儿谈起过一则新闻:
曾经有一名男童,在动物园意外坠入大猩猩生活区并且昏迷,在场的人都吓坏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当时有母猩猩立即赶过去,用它的右臂抱起男孩,并径直送到18米外管理员能够得着的地方。
在另一起相似事例中,有只雄性大猩猩主动阻挡同类们的好奇心——它将小男孩与其他猩猩隔开,还会温柔地检查他的状况。随后此事得到了广泛关注,让当时的人们改变了对大猩猩的印象(人们总以为它们彪悍凶恶),并且专家们还从之后公布的录像中得出:它的肢体动作没有伤害男孩的意图。
很显然,动物似乎也具有自己的思考和情感,甚至会对不同种族的生命报以关爱,但遗憾的是,只有我们可以经由语言表达心声,所以动物经常会被人类忽略它们的感受。
然而,它们真的不会说“话”吗?
研究发现,马儿的嘶鸣声会有两种频率,并用来传达复杂的讯息:第一种是表明它的情绪好坏,第二种则是表达情绪的强弱。有独无偶,狗也不是只懂得叫唤,它们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养狗狗的主人们都知道,的确能听得出它是饿了、无聊了、还是水盆空了。
因此动物们不是不会,只是嘴里说着的是一种与我们截然不同的语言。并且在同类生物中,来自不同地域的甚至还会有各自的“方言”——研究者把不同地方的乌鸦怼在一起,以往“健谈”的两位瞬间卡壳,出现了交流障碍。
师父说:
“现在宠物医院里有狗的翻译机,人类对狗研究得多,就总结了它的语言体系、喜怒哀乐,其实每个生命,人对它好的时候它们都能感知到。养过狗的人会发现,主人的情绪,狗是完全可以感知到的。”
“民间有言:商量卖猪要小声细语,大声说猪会听到的。其实即便你小声,猪还是会知道,一旦知道自己要被卖,再好的食物也不吃了。猪不单鼻子比人敏感,第六感觉也很厉害,所以别说猪笨!”
既然它们都能明白人类心思,那我们愿不愿意也去倾听它们的内心?
生命是平等的,具有同样的价值,愿我们加强对环境和生命的关怀,尊重地球上的异族邻居们,就像《阿凡达》里面很飒的纳美人一样,更多地和万物心意相通,增上我们对于慈悲更深刻的体悟。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