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的对治法

2021-05-08 21:3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图片

认识自己的佛性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虽然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我们要去认识自己的佛性,而且在成佛的路上,还会有很多障碍,如果我们希望成佛,就需要去除这些障碍。


      只有当我们这些烦恼轻了,我们的佛性才会彰显出来,我们的身口意才会变得清净。如果我们的贪嗔痴比较重的话,不仅不能解脱,而且果报相当严重。《大智度论》讲到,当贪业变得没有那么厚重的时候,嗔也会相对减少,嗔的业力也会被瓦解。嗔的根就是我执的根,我执的根也就是贪。


     贪,既有对身体的贪,也有对“我”的执念的贪。如果我们的贪从根本上是错的话,那为什么还会执着在错里呢?这就是一种愚昧。所以在现象上所表现出的是贪,实际上它会延伸出嗔恨,也延伸出愚痴,甚至三者是相互的,轮回的三缸发动机就这样被它带动起来了。





图片


图片

怎样对治身威仪



      我们每个人的我执是很重的,《天台宗纲要》里面讲到贪就有三种:自贪、他贪、遍计贪。不单单贪自己,还贪别人;不单单贪别人,还贪物,这个“贪”几乎遍于一切处,我们凡夫的相就是这个,无量劫的习气就是这个,对治贪是要修很久的。


       那我们要怎样对治它呢?在《大智度论》里面就分的很细,讲到对治贪有九种相,第一个就是死相,它能对治身威仪。我们活着的时候又抹又喷,着装要讲究,走路姿势要优雅大方,这都是我执的一种外显,死的时候还有这些优雅的仪态吗?当你一看到死相的时候,这个人生前的那种威仪就荡然不存了。加护病房的病人,哪怕他身份再权贵,当穿着病号服躺在病床上,身上再插着各种管子,还能看出这个人过去的形象吗?


      泰国高僧阿赞多尊者,他的善根非常好,他出家修行以后,师父让他修不净观,别人领一个尸体就够了,他师父一次发四个尸体给他。他盘腿坐在四个尸体前面,就念师父传给他的咒语“我也会这样的,我也会死的,我也会死的,我也会死的”就这句话。





图片


图片

信解行证



      如果我们陷在自我认知的虚妄的牢狱里面,就会被它套得一世一世轮回不止,不仅如此,贪爱自己的时候是害自己,贪爱别人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害自己。


      日本平安时代第五十二代皇后——檀林皇后,她不仅品德高尚为民众所敬仰,而且长得国色天香,美貌绝伦,不少人因此产生了邪念。这位皇后是一位虔诚的佛弟子,她知道有多少人贪恋她,她就要给别人做多少世的老婆,业果是会成熟的。后来她出家之后,为了了这个业力,就交代弟子,在她死后把她曝尸荒野,让大家看她的尸体腐烂的过程,大家只要看到哪个阶段,那个阶段曾经所造的恶业就会抵消掉,这就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檀林皇后九相图》。


      所以修行是很重要的,为什么我们天天听经闻法?我们有很多的烦恼、习气,如果不坐下来听法,连知道的机会都没有,多一点自我对治的见闻,通过思维,更深入的去实践又不一样。


     信解行证,信就是要从闻思当中来的,我们对了生脱死的法有所听闻,继而才会坚定自己的信念,然后进一步能去解。深入地领会“理”,我们的“行”就会彻底,这是要我们的身心灵全方位去实践的。一分实践,就会得一分结果,最后就会证明佛陀所讲的真实不虚。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图片




相关文章
· 印光大师:逆来顺受得大福报
· 【英法德意日五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甘露醍醐 | 绽放灵性的光明
· 【英法德意日五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请问师父,弟子什么时候才能开悟?
· 大方广的佛性,要用华严去装藏
· 发愿成为佛法跟众生之间的桥梁
· 【法语视频】我们为什么学佛?
· 甘露醍醐 | 虽小善亦积之,必能汇百川成巨海
· 虚云老和尚:凡当参学,要有一双好眼睛,一双好耳朵,一副好肚皮
· 这样的人,在世间的每个痕迹,都是众生的福田
· 这样供水、这样观想是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 殊胜的准提法门,一起来看看明朝高僧蕅益大师是如何发愿修持的
· 常随佛学,念念皈依佛性
· “法师”这个名称是不好喊的
· 虚云老和尚:认清客尘,莫空过光阴
· 【德语视频】文殊菩萨恒常摄护众生
· 轮回和解脱,就在这里分道扬镳
· 甘露醍醐 | 只有当轮回的帷幕落下了,一切才会有意义
· 我的身体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