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农历十一月十一,欣逢一代高僧悟公上人百年诞辰;12月31日,农历十一月十七,又值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圣诞。
为恭迎圣日,缅怀大善知识慈悲度众的恩德,种殊胜极乐之因,慧日禅寺启建为期六天的内部诵经法会,讽诵《大佛顶首楞严经》、《妙法莲华经》及《佛说无量寿经》,也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普天吉祥。
2020年12月25日,正逢上人百年圣诞,为期两天的《大佛顶首楞严经》诵经正式开始。
在《楞严经》里,佛陀对众生广宣教化,告诉我们如何得道,如何证三摩地,如何不落群邪、不入歧途,于涅槃门一超永入。
《楞严经》是从凡夫的着眼点,以阿难尊者为说法的缘起。凡夫因眼见而生爱欲。这部经就从眼的妄见到心的妄起,然后究竟地推演这个心,探究它到底落在哪里,七处征心去辨明心地。
我们的妄心是有很多种的,但一切世间对心的认识,乃至当下最高级的心理学,也不出阿难尊者的七处征心。
那在这七处征心里,我们到了第几层呢?我们甚至连虚妄的心的层次都算不高。但好在,菩提涅槃的入口处的门槛是不高的,我们还是可以初见端倪、看到这个方向。
就像《楞严经》第一卷里,佛陀放光左右而验其见,我们读到这里,至少还是能够解悟,我们还是拥有这样的根性。如果有一点解悟,这也是正因。只要有这个正因,不怕寂寞,发长远心,咬住不放,一辈子清净、清净、清净,就像禅宗《十牛图》里所描述的那样,从一点点的蛛丝马迹,慢慢地见牛、得牛,最后返本归源、入廛垂手。
《楞严经》就像一面镜子。很多大德都说过,如果没有善知识现前,这辈子就按照《楞严经》去修,也不会有错。确确实实是这样的。
在佛教里,最高的就是法身的见,但这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够悟的。《楞严经》一上来也是讲法身,讲如来的菩提涅槃的根本。但在讲菩提涅槃之根本的时候,它还能七处辨心,把我们的虚妄也连根挖起——是什么让我们轮回至今?以何为见?以何为心?
见一错,方向就错了。所以在第一卷里,《楞严经》就把轮回的根和菩提涅槃的根和盘托出,并且菩提涅槃的见上还有窍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所以《楞严经》确确实实太了不起了。这部经的高妙之处,就是除了有中观去辨识这个见,它还包含窍诀。中观的殊胜,在于一个真正通达中观见的善知识,通过中观来陪伴我们法身慧命的成长。而窍诀,则是给我们一个住处。
我们用功总需要一个“把手”。哪怕念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这无量光无量寿从哪里入手?《楞严经》第五卷《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就讲到,“都摄六根”。乃至在第一卷里,佛陀已经为我们从根本上划出了生死和涅槃的分野。生死和涅槃区分出来了,我们择法的眼就能从根上抉择出来。
只要一根能领会,一根能安住修行,六根就都会都摄。只要一根起作用,一根入实相,六根的结就全部解开。所以《楞严经》的恩德实在是非常大的。
我们要把这部经顶戴在头上。看的时候字字句句,一字一拜,静下来,端身敬意,如对圣贤。“大佛顶如来密因”,这个名字就告诉我们,它是密秘的---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它又是究竟坚固的。
这个契经,上契佛心,又因为是如来所说,大悲摄受一切群灵。它是一种证明。如果说传承、传承,我们能捧到这本经,这就是一种传承。佛法就在每个人面前,我们慢慢地去领悟它。
鉴于当前疫情还在起伏,为坚持疫情常态化防控,确保广大信众的身心健康,此次诵经为寺院内部活动,请大家安心在家跟寺院同步诵经回向,功德利益悉皆具足,南无阿弥陀佛!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
大悲愿力 人间怙主 ——慧日禅寺举行“纪念悟公上人诞辰一百周年图片展”开幕式
这是潘多拉星球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慧」看电影之《阿凡达》
【三百年难遇的殊胜日 今日日食功德九千万兆倍】《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精美版}
【超时空的殊胜加持】这张照片,你需要消化很多年(见者增福增慧,业障消除)
超越时间之流 创造有序生命 ——慧看电影之《宇宙的构造·时间假象》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